第135章 全面反攻(2 / 2)
所以哪怕他先后获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依旧被迫离职。
这种情况,哪怕他的老师孙承宗也无能为力。
直到傅斯年来了。
袁崇焕是深刻地感受到,自从傅斯年出现以后,他肩上的千斤重担被对方分走了一大半。
再不用担心钱粮不足、武器陈旧,也不用担心来自朝堂上的明枪暗箭。
最重要的是,他迫不得已跟皇帝吹的牛哔,眼看就要实现了。
接风宴上,袁崇焕兴高采烈地敬了傅斯年一杯酒,说道:
“傅兄,形势一片大好,愿我们此次出兵,马到功成!”
傅斯年举杯同饮,两人一起回忆自从结识以来的点点滴滴。
之后又展望了美好的未来,对酒高歌,许下了收复辽东、平定后金的豪言壮语。
九年前,大明在就是在广宁这里大败亏输,将整个辽西之地拱手让于后金。
如今,在傅斯年这位高人的指点下,在袁崇焕、毕自肃、杨鹤这些能臣的施为之下,大明正一点一点拿回它曾经失去的东西。
不仅仅是土地,还有作为东方大国的尊严。
对于已经着眼世界的大明来说,现在已经可以昂首挺胸地说一句:后金,实乃疥癣之疾,不足为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落第举子黄巢写下了这句杀气冲天的诗句。
现在,也是这个日子,明末以来最强的一支陆军部队出发了。
由京师卫戍部队五万人、辽东边军八万人组成的精锐大军,在辽河水浅处开始渡河。
水师从三岔河口逆流而上,进入辽河流域,为大军提供运力和炮火支援。
不过这一批舰船都是内河船只,装载的火炮不多,口径也不怎么大。
明军主力分为三路,由傅斯年、袁崇焕和祖大寿各自率领,分别对应进攻沈阳、辽阳和鞍山。
另有东江镇一部两万余人,向海州进攻。
高丽境内的游击队,在锦衣卫驻高丽境内的千户所指挥下,分别向后金控制的满浦、昌城发动袭扰式的进攻。
在很短的时间内,后金各处烽烟四起,可谓是全线告急。
经过几次大败的后金根本就没恢复元气,面对明军的进攻,皇太极心里其实很焦急。
明军总计动用了十五万人左右发动进攻,如果比起从前,这个规模并不算很大。
但是今非昔比,这十五万人给后金带来的威胁,却是前所未有的。
他不禁叹息道:“这才几年啊!怎么攻守之势竟转换的如此之快?”
他心里其实也很委屈。
几乎所有的族人都在埋怨他,说他比他的父亲差远了。
先代大汗以十三副兵甲起家,带领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而轮到皇太极做大汗,女真人却只能沉浸在一个接一个的失败中无法自拔。
“能怪我吗?父汗面对是什么样的敌人?轮到我,敌人又是多么强大?你们只考虑我和父汗之间的比较,为何不看看敌人的变化?”
这时有戈什哈来禀报:“主子,已经查探清楚了,对面攻城的,是明朝大将傅斯年带领的部队,看样子不少于五万人!”
“又是他!这人真是我命中的克星,但凡跟他对仗,我就从没赢过!”皇太极用拍桌子发泄着郁气,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抵御傅斯年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