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庞家(2 / 2)
三双眼睛齐刷刷转向了苏惟生。
苏惟生抬起眼皮,“我问你们,庞侍郎是什么人?”
小柱不假思索,“刑部左侍郎啊!”
“太浮于表面,再想。”
三人面面相觑,愣是没想出来。
苏惟生暗暗摇头,将笔搁在笔架上,
“庞侍郎是文官、其父寒门出身,是清流中的清流。怀恩公府是外戚、权贵。而文官最重要的并非才学和圣宠,而是气节。”
气节?三人一脸茫然。
苏惟生端详着刚写好的大字,不疾不徐道,
“孟圣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庞侍郎若私底下找皇上,受了好处,将此事悄无声息地了结,旁人会如何看他?”
“先帝年间,庞侍郎的父亲二十六岁赴任河中为县令,为治水耗尽心血,最后蓄泄、挡排、水田的问题解决了,上河十年未决堤。他本人却在最后一次巡视河道、准备调任回京之前因心力交瘁、突发急病跌进上河,就此殒命。”
“在那之前,他提出的治水方针就被广泛运用到了各个水域。先帝感念其功德,特追封为光禄大夫,谥号‘忠勤’,称其为‘天下士子之楷模’,天下士子无不敬佩。”
“庞侍郎的求学之路和仕途能走得如此顺利,都是因为他父亲的遗泽。”他的授业恩师,就是那位名震京城的杜大儒。
“而这样一位名垂青史、受咬人景仰的忠臣能臣,他的儿子屈服于外戚的淫威之下,忍气吞声,为了讨好皇上,连光明正大替儿孙讨个公道都不敢,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庞侍郎若真这么做,就无异于败坏门风,会一辈子被人看不起,甚至要遭天下读书人唾弃。从前因庞老大人享受到的种种便利,都将不复存在,甚至……”会被尽数收回。
小柱小声道,“可他向皇上卖了个人情,皇上也会投桃报李吧?”
“投桃报李?”苏惟生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小高氏的幼子成了傻子,长房会放过五房吗?庞家作为五房的姻亲,为了那两个孩子,早已成为一条船上的蚂蚱。这次庞书墨受伤,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事闹得人尽皆知,百官议论纷纷,皇上要保住怀恩公世子,又要平息众怒,怎么着也得推出一个有分量的人出来顶罪。如此,庞家和严五爷就又得罪了怀恩公府一次。”
“双方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再加上悬在前头的爵位和怀远军的兵权,不争个你死我活如何肯罢休?你说,在怀恩公与庞侍郎之间,皇上更看重哪一个?”
还用想吗,宫里还立着个高太后呢!
小柱挠挠头,“所以,庞侍郎只能豁出去。他父亲有个‘天下士子之楷模’的称号,一旦带累了他父亲的名声,就会连累整个寒门、甚至所有文官被外戚权贵耻笑,清誉荡然无存。往后,说不定朝廷所有文官都会给他使绊子。惹了百官反感,皇帝却视而不见……”
小柱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苏惟生笑了笑,“孺子可教。”
小柱又问,“少爷,如今他把事情闹大了,这些文官会帮他吗?”
苏惟生沉吟片刻,“正经文人素来看不上外戚,就算不站在庞侍郎这边,至少不会跟他作对。”
他真正好奇的是,若皇上执意偏袒怀恩公府,这些文官,会不会物伤其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