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官居一品 > 第456章 民智

第456章 民智(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阴阳典当铺【我有一只蛇仙】  我为主播狂  穿越千年化孤勇  天道征途:假面骑士的修仙之旅  青山似玉  执掌神明权柄,我杀穿了黑雾  圣人诈尸,开局熔炼获得圣体  绝世战王  星穹铁道:从被卡芙卡领养开始  木叶之最强技师 

苏惟生这边凭一己之力为府衙入账一千七百多两白银,瞬间阔气起来。

他先多雇了几名衙役,又给上下一干人等发了三百文赏钱、做了两身衣裳。

给了甜枣之后,苏惟生又亲自去王府,把葛飞手下的几个兵请来给几十个衙役训练。

时间也不长,就每天早晨训练一个时辰。跑跑步,对练一下啥的,强身健体倒是次要,主要是为了改善府衙的风气。

于是花城的百姓们很快就发现,街上巡逻的衙役都跟往常不一样了,走起路来一个个精神抖擞的。

这边安排下去,苏惟生又把目光放在了教化生民的事情上。

他拨了三百两修缮花城的府学,又跟郝玉成商量过后,去府学与几位教授夫子交流了一番学问,酌情提高了他们的月例。

而后请了几个穷书生抄写自己从京城带来的各种书籍……说到底就是效仿杭参政当年在博阳府学的做法,丰富藏书,提高学子们的眼界。

说起来,花城的教育事业是真的惨。

今年因为苏惟生在黄石镇养伤,没能参与府试的前期准备工作,所以四月的府试是任通判出题,郝同知主持的。

偌大的花城,拢共才中了三个童生。

而如今的花城府学中一共两三个秀才、五六个童生,其他全是白丁。

就这些,还都是花城望族、辖下各县城的官员和商户家的子弟,农家出身的一个没有。

再想想从前的博阳府学……苏惟生真真切切地撒了一把心酸泪。

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们连肚子都填不饱,还说什么读书识字呢?

苏惟生也是到周边各村子里转了一圈才发现,村民中十之八九的人都不识字,而且,也没啥识字的欲望,懂事的都盼着快些长大,好多为家里干些活,或者直接从军去。

不懂事的,就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或者讹诈有钱人为家里添些进项。

当然,后面这种认真说起来,也不算不懂事。

总的说来,就是花城的大部分平民百姓都觉得读书识字没啥好处来着。

为此苏惟生也是操碎了心。

府学那边倒还好,不管出身如何,总归有向学之心,多了书本古籍,那些学子自然会去看。

可平民,尤其是那些不打算考功名的农人子弟,该怎么让他们觉出读书识字的好处呢?广开民智,委实不易啊!

苏惟安和邵师爷、尹师爷商量了好几天,仍旧没想出法子。

最后苏惟生想出了一个“利诱”的办法。

没过两天,府衙门口又贴出了告示——知府大人要雇十个手脚麻利的妇人做糕饼,一天给三十文工钱,做完一天结一天!

哎哟!这知府大人年纪不大,却是出了名的能干,从堆肥和查苗女失踪这两件事就能看出来!

再说旁边就是滇池王府,知府大人总不敢赖账吧?

于是这天一早,许多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都在衙役的指挥下,去了画好白线框的地方排队报名。

姚知事坐在长桌后头,挨个查问姓名年龄,还有以张妈为首的苏家仆妇查看妇人们双手的指甲是否干净。

他按照苏惟生的嘱咐,问得十分细致,每问完一项就在纸上记录下来。

如此忙碌一日,终于找到了十个符合要求的粗壮妇人。

第二天,吏员和衙役便指挥她们按苏惟生的法子做糕饼。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家族式造反 大唐第一亲王!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巅峰皇太子 碧海南云归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浴血江山九龙嫡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