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25章(1 / 2)
陆家二房院子里,陆张氏一边翻看着陆义带回来的头花簪子,一边说大房那边上次买了多少好东西。
“好几床厚棉被,说是里面都是棉花,没有塞其他东西。那得多少钱?”
陆义放下茶杯,剥花生吃着,“真像你们说的,没有三两银子买不下来?”
“多少?”陆张氏声音一下子高了,差点破音。
她知道棉被贵,也没想到这么贵!“咱们家前年买的两床,也才半吊钱啊!”
陆义摇头,“咱家这些东西都是镇上买的,里面可不会真老老实实塞棉花。他们在县城买的,听着必然就是老沈家铺子,那可是县城有名的店。”
说到这里,眯了眯眼,“这个许娘子如此大手笔——那老沈家招待的是什么人,都是城里数得上的人家,进去里面没几两银子买不着东西,一般人可没走进去的胆儿。”
陆张氏张大了嘴,手一拍,“那你说那个许娘子说是给人写写画画,她得挣多少钱?”出手就是几两银子,庄户人家一年的花用都够了,她就这么给家里那几个买了棉被棉衣,这是必须要花的钱吗?
这显然不是啊!谁家过冬必须要棉花的被子和棉衣啊!就大房那三个下贱人连棉都没见过,不也长这么大了!
“你得想办法!”怎么能凭白地让那三个赔钱货占这么大便宜!陆张氏坐不住了,站起来绕圈子,停在陆义面前对他说。
老沈家的东西,她知道啊。他们家两家铺子做得都是中下档的布料杂货,那顶上档的就是老沈家这样的铺子。
“她姓许,从此那三个就是许家人,你就拿不走他们的东西,再好也别想了。”啪,陆义捏开一个炒花生道。
“那我们就白白看着?”陆张氏瞅着陆义,“陆家本来就亏待你,当年你才多大,辛辛苦苦挣钱都供着大房读书花用,他们大房本来就欠咱们的……你可不能再心软了……你不顾我,也该看着孩子们啊……”
陆义略一沉吟,“你不是说他们买了黑瓦?”
“买了一车黑瓦,还买了那种贼好的窗纸呢。”陆张氏看着自家的旧窗纸都不顺眼起来,“那也跟你这个二姨没关系,人家都用到自己家房子上了,你出去看看,老远就能看到,锃亮的新瓦都铺上了,咱连个瓦片子都摸不着。”
陆张氏越说越气,“大房从上到下,无情无义啊!”
陆义呵呵了两声,“那可不一定。”
“不一定?”陆张氏狐疑地看着她,连棉被棉袄都弄不来,这都铺上糊上的,她能有办法拿来给自家用?
“那棉被姓许,那宅子可姓陆。”陆义慢悠悠道。
“哎呀”,陆张氏一拍大腿,“我怎么就忘了这个茬了。”不是陆张氏忘了这个茬,是那确实是大房的宅子,当年那房子连门都让她摘回来了。这么多年是越来越破,里里外外找不到一点值钱的地方,恐怕半个子儿都挖不出来。为这么个破房子,她傻啊撕破脸要。
现在不一样了,光那一车大黑瓦,少说也得一二两银子吧。
现在瓦也有了,窗纸也换上了,他们再把院墙修一修,再把门置办上,就成一处气派的新宅子了。村里都找不到这么讲究的,到时候就是卖十两银子只怕也有人买。
陆义看夫郞明白了,继续悠闲地吃花生。
她就不愿意管这些破事。
陆张氏再看到阳光下闪光的陆家大房院子,心里也不堵了,嘴角还带上了笑,那都是自家的东西啊。
远远的,看到许温出来,跟路边村人颔首说话。月白色的棉衣衬得整个人更俊秀好看,陆张氏眼睛一眯,决定走一趟张家。
房子她要,这人她也得攥住,总不能就这么看着她带着那三个跳出他们二房的手心。
许温在外面转了转露露脸,遇到人打声招呼说两句。古代农村都是熟人社会,她既然在这里生活,就要顺应环境,让自己尽量变成村庄的熟人,而不是外来人。
她一进院子,屋子里绣花看家的陆归就从窗户看到,立即迎了出来。许温随口问道,“你两个哥哥还没回来?”
今天镇子旁的一个村子杀猪,村里不少人都过去买新鲜猪肉。
陆卓和陆倚也跟着余老爹李大娘一起去了。
话音落下没多久,就看到几个人回来了,个个脸上喜气洋洋,看样子都买到新鲜划算的猪肉了。
余老爹专门从门前过去,跟许温打招呼。送走余老爹,许温看到他们挑的两块肉挺好,一块肥瘦相间,一块精瘦。
“我们要这块精瘦的,他们还笑话我们不会买东西呢。”陆倚道。
这时候人都喜欢肥的,肚子里都缺油水。
陆倚一下子神神秘秘让许温进屋,陆卓洗好手也进屋了。在许温诧异的目光下从怀里掏出了两本书,陆倚也从怀里掏出来两本。
两人小心地把书放在炕桌上,看着许温,陆倚道,“你快看看,这些书有用不?”
一脸紧张地盯着许温,让许温怀疑这书不是正经途径来的。
许温一看四本书正是科举要用的经义注解。
虽然书很旧了,但就是这样,四本可也不便宜,“你们哪儿来的?”
“有用吗?”陆倚先要知道这一点,当时他跟他哥商量好久,他们又不认字,全听人家说,就怕买了没用,可老多钱呢。
还是陆卓拍板说买,他们都知道姐姐在院子里写字默书。可是姐姐连一本自己的书都没有,哪有读书人没有书的。
许温把四本书都翻了翻,确实是她要用的,这么四本书,就是品相差一些,在李氏书坊里怎么也得七八两银子。
她点点头,“是我想要的,书坊里太贵,没舍得。”
两人提着的那口气可算放下了,陆卓虽没说话一直在观察许温神色,看到确实对她有用就高兴了。
陆倚这才一屁股坐了下来,捧起茶碗咕嘟咕嘟喝了一气,长出了口气。爹呀,总算放心了。
虽然买了书,但陆倚一路上都在后悔。他们又不懂这些,二两银子,他们就这么花了。越近家门口,他越后悔,二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万一买错了呢?万一姐姐不需要呢?就是买对了,他们说也不说一声就花了二两银子姐姐能高兴吗?
好几次他都想折回去把书还回去,把银子要回来。
村子里可不少因为几文钱就挨揍的夫郞啊,他们俩可出息了,头脑一热把家里二两银子就这么花了!陆倚悔了一路啊。
陆卓看出来只一句话,“没事。”陆倚听了也没因此放心,说是没事,有事就晚了,那钱也回不来了。
“要是你说没用,我们得难受到明年这时候,二两银子呢。”说到钱,陆倚还是心疼。
“书总会派上用场的。”陆卓接了句,对妻主总会有用的。
“是——,咱们可以供着嘛,没钱过年的时候,大家就围着书使劲儿闻味儿,灾年来了你吃一页我吃一页……”
这次陆卓没再理会他,许温问道,“二两银子?”
“是东里村那个老童生,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秀才,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再不买粮回去家里汉子就要饿死了,把家里下蛋的鸡都卖光了。”陆倚又倒了一碗茶,“就是这样还想继续考呢,结果她女儿赌钱,借了高利贷,不赶紧还上人家就要切她女儿的小手指,这不就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卖了。”
“在集上蹲了两天了,也没人买。书再好,不当吃不当喝的,谁买啊!”
“就我哥看了一眼就走不动了,非说你能用上。”
许温赞许,“果断出手,帮了大忙了。”科举路不好走,她眼前困难一个接一个,但书是要看先看的。
虽是捡漏,但也是正经花钱买的,怎么两个人小心紧张成那样。许温问出了不解。
陆倚睁大眼睛,好像她这么问才让人不解,“姐,二两银子,我们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