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1 / 2)
如果崇祯背后的穿越者使用的是这样的策略,那么国债应该能发行成功。
崇祯就能有很多钱,就可以给士兵们足够的钱,也可以成功招安起义军,明朝的局势就能得到很大的好转。
这样解决很多问题,救下很多人,毫无疑问是很大的功绩---这些功绩,毫无疑问都是崇祯背后那个穿越者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出这个人,跟他合作?
王赫想了一阵,觉得‘暂时应该没什么机会’。
对方不知道采用什么办法,推动崇祯执行了这样的政策---自己这时候找过去,说要‘合作’,也只会被认为是来抢功的。
那么,想方设法,破坏对方的计划?
王赫想到这里,看向了首座的高官们。
按照记录,这些官员都是腐烂至极,在国家危亡时刻,也只顾自己利益的。
如果支持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拖延这个‘发行国债’的计划。
这样的想法在头脑中盘旋了片刻。而后,王赫摇了摇头。
不能做这种事。去和这些‘腐烂至极的官员’一起破坏正确的政策,这是不合适的。
那么,自己也设法做出一定的成绩,再尝试着跟对方合作?
这些腐烂的官员打算‘拖延’---那么,趁这个机会,自己抢先行动,去设法多卖一些国债?
这应该也能算是比较大的成绩。如果自己做成了这些,以此为基础去和崇祯背后的穿越者谈,能达成合作吗?
值得一试。
他随即考虑起,以这个身体‘户部侍郎’的职位,如何有效的参与到‘出售国债’这项工作中的问题。
在王赫想了一会儿之后,宴会结束了。高官们去了后堂,像是要商议什么事情;其他官员面色犹豫,在那里低声议论着什么。
王赫没管他们,迅速赶回了家。到家后,他再次叫来了管家,询问了‘家里打过交道,手头钱比较多的商人们’的情况。
管家说起了几个人的名字。王赫随即带上他,去依次拜访了这些人。
见到他们后,王赫对这些商人介绍了‘这次的国债,是用某些城市的包税权做抵押’、‘消息传开之后,当地的士绅可能会拼尽全力收购国债’、‘良机难得,现在不买,过几天可能就是一生憾事’之类的话。
有些商人并不相信王赫,在听到这些后找了些托词拒绝;但也有些商人,相信了王赫,同意‘购买比较多的国债,博一把’,随即拿出了钱。
这样努力了几个小时后,王赫拿到了八十多万两的银票。而后,他连夜进宫,拜访了‘仍在勤政’的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