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成道(2 / 2)
至于新科进士们,这些礼仪之前礼部官员都教过了,姜桓与大家作的丝毫不错。
赞礼官唱道:“平身!“
礼成之后,大班内,内阁,锦衣卫以及四品以上朝官随驾入殿,其余官员在丹陛下侯立。
不久一名六十多岁的二品官员手捧金册,走到大殿在第一级的丹陛高声念道。
“庚辰年三月十八日,礼部尚书臣杨嗣源于皇极门外,奏为科举事,会试天下举人取中三百零二名,本年三月十五殿试,合请张太虚,章惇等十人读卷。“
“其进士出身等第,恭依陛下钦定资格,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授从六品,第二三名,授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取五十七名,授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取二百四十二名,授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说到这里念榜的礼部尚书杨嗣源,杨大人顿了一下。
整个皇极殿四周仿佛空气凝固了一般。
连广场上的微风也是停下,丹陛上无数旗幡也是垂下,
在场众新科进士们的呼吸都在同一刻顿止,不少人喉头抖动,吞咽着口水。目光齐刷刷地看在杨大人的脸上。
唯独章成,傅玉阁等姜桓好友知晓内幕,往前方的姜桓看了一眼。
姜桓目光也是凝视着大殿上,心底却微微揪起。不知为何脑间忽然想起了,高考放榜那一天,父母拿着电话查询成绩时,迟迟按不下号码的一幕。
天上的白云悠然而去,燕子掠过朱色宫墙正在低飞。紫禁城的琉璃瓦烁烁发光。日光照来有些刺眼,姜桓眯起了眼睛,望着丹陛之上。
但见杨嗣源从一旁太监手里捧过金榜,双手将卷轴缓缓展开。
潘晟展开金榜。对着丹陛之下的百官,众进士念道:“天武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
说到这里杨嗣源重新看了金榜一眼,大声道:“……姜桓。”
丹陛下的姜桓,表示自己有些没听清,不过没关系,殿试三鼎甲有唱名三遍的权力。而其他人只有一遍。
“天武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姜桓!”
“天武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姜桓!”
“天武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姜桓!”
前方文武百官犹自垂首,没有人回头张望,同榜的众进士们站在自己身后,表情又看不见。姜桓静候传令,所以稳健地站在原地不动。
此刻皇极殿内声音传来。
“……姜桓觐见!”
“……宣第一甲第一名,姜桓觐见。”
“……陛下有旨,宣第一甲第一名。姜桓觐见。”
从殿内至殿外接力,最后几十名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高声而道。
姜桓身前,身为导驾官的鸿胪寺官恭敬地对自己道:“新科状元。陛下召你觐见呢。”
到了这一刻,姜桓方信自己真是中了状元,方才肃穆一扫而去,脸上温和地笑着道:“多谢大人。”
“客气了。”导驾官向自己身后一指。
皇帝召见,大臣出班不能直接走到御道上,否则视为插班为失仪之举。
姜桓旋过身从班首向班末走去。回首一刻众同榜进士们目光都看向自己。
数百双眼睛看向自己的一刻,姜桓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了羡慕,热切,以及嫉妒。
从这些人的目光中,姜桓看到了许多。章成笑了笑,向自己点头微笑,傅玉阁也露出友好的微笑,远处,付钟和苏寅看不见他们脸上表情,只是这二位好友想来也是一脸笑意。
当然也有人并不服气,甚至露出极度失望的神色,然后勉强挤出一点笑容。
迎着这些灼热的目光,姜桓手捧笏板,平静走向班末。
付钟看向自己,脸上得意地笑着,目光仿佛说到小子你终于有今天拉。
苏寅亦是向自己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祝贺之意。
从班首走到班末,姜桓转身面北,从这个位置看去,金銮殿比方才站班地方看得更远了一些,可脚下的道路却离金銮殿却更近了。
姜桓向金銮殿走去,进士巾上的簪花随着步伐上下颤动着,袍角无风自展,脑海里记忆一幕幕扑向眼前。
孑然一身,江水激荡。
庭外飞雪飘飘,寒梅数朵,书屋中姜桓持卷读书。
漫天大雨的衣锦坊里,自己伏案作文,叶红妆在一旁拿着文章,一个字一个字的念。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与宁王一并进太子学,共赴簪花宴。
桂花飘香里,解元及第。
新婚燕尔,洞房花烛。
姜桓闭上眼,此刻种种气运交织,成就已然足够,便是立地成就道君之时!
姜桓恍然回过神来时,仿佛过了许久,但不过只是一个瞬间。而自己不知不觉已是踏在丹陛上。
他,已然成道!
赞导官指引姜桓丹陛的一阶上。
当下姜桓停下脚步道:“臣姜桓,叩谢龙恩。”
说完姜桓提起袍角,对金銮殿上行三拜五叩之礼,站起身来后,看见金銮殿上年迈的天子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杨嗣源接下来道:“天武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二名章成!”
下面章成仪式与姜桓如出一辙,只是站在了他的身后。
“天武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三名傅玉阁!”
章成之后,仪式就简单多了。
“天武八年庚辰科殿试二甲第一名董嗣成!”
“二甲第二名苏寅!”
“第三名温显!”
“第四名张泰征!”
……
“三甲第一名魏允中。”
……
“三甲第一百五十七名付钟。”
……
三甲进士名次念完,传旨太监对丹陛上的进士们道:“陛下有旨,宣殿试前十入皇极殿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