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楚王说冯章(1 / 2)
以冯章之机敏,岂能思索不到,楚王告知他此的用意,在联想到从一开始,楚王处处都在昭示上庸大军的强盛,他忽然明白对方要说什么呢。
只见他哂然一笑道:“莫非楚王是觉得,纵然弄出这么大的声势,纵然是六国攻伐,也依旧不能抵我秦吗?”
放下手中酒爵,熊横起身缓步走至大殿正中。
“使者以为呢?”
又是一句反问。
“哈哈,外臣与楚王交谈多日,外臣的心思楚王岂能不知,在外臣心中别说是六国,纵然是六十国来攻,依旧不可破我函谷是也!”
冯章说得十分傲气,听得场中两位楚国将军俱是神变,尤其是一向勇猛的项阳,当即起身就要反驳,只见楚王轻轻挥手,当即令他落座。
“不错,寡人也有此看法,历年来六国攻秦国皆是大败而归,寡人并不认为此番寡人亲自为将,就能大胜秦国。”
听到肯定的回答后,冯章又转头望向场中两位楚国将军。
“外臣算是明白了,楚王是声东击西,六国攻秦以大军六十五进犯,此一来我秦必兴举国之兵,屯以函谷关以应对,不说是汉中南郑,甚至就连关中之地,也必然是呈空虚。”
“到了这时候,楚王便可以上庸大军,甚至于是项阳大军出上庸而进汉中,围南郑而逼武关,以此而破秦。想必这攻我秦之时,这两支大军也不会先调动吧?”
冯章一席话说得不仅是项阳、就连屈侯乐也同样是震惊。
一直以来,楚王只在戮力于六国攻秦之事,如今虽为盟主,但怎么攻,如何攻,如何用兵,俱是没有与群臣商议过,屈侯乐与项阳更是无从得知,楚王竟也有奇袭汉中之举。
更是令人疑惑的是,奇袭这种事,重在一个奇字,现在又当着秦国使者的面说出来,这又是何故。
熊横再度颔首,给了秦国使者冯章以肯定的答案。
“哈哈,我楚国上下,带甲之士何止百万,区区十五万大军不过一朝一夕间就能成之,因此这上庸襄阳两军,寡人不可动也,就等着秦军将主力都放到函谷关时,进而再逼汉中,使者以为如此之策,可能破秦耶?”
话到这里,镇定如冯章,也不由得动容。
他素知兵事,更是似这等举国大战,决策层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胜负,似楚王来上这么一手,到时候咸阳上下必然人心惶惶,秦国这日子可就不太好过了。
楚王不愧是楚王,居然谋划了这么多。
不过……
冯章微微一思,继续笑望着熊横道:“外臣倒是很好奇,既然是奇诡之策,又如何言明,莫非楚王还有其他的思虑?”
熊横伸出一只手,笑指着冯章:“使者真多虑也,以秦王之明德,见及六国伐秦,我楚国上庸精锐却不动,岂能猜不透寡人的用意?”
冯章点点头:“这倒也是,那楚王所谋,当为阳?”
除此之外,他再也想不到楚王明着告诉他的用意。
阴、阳,乃阴阳家的说辞,在如今的战国颇为盛行。
冯章所云阳,乃是说楚王摒弃了阴谋,乃是要用阳谋了。
举起长案上的酒水,熊横一饮而尽:“哈哈,使者真知寡人心思也,不错,正是阳谋,寡人就是要堂堂正正的告诉秦王,在此南郑之地,有我楚国一支大军紧盯着你,让秦王不能尽全力于函谷关,以让我六国大胜!”
那日见过楼缓之后,对于他的说辞,熊横深思熟虑了许久,觉得要想从秦国割下一块肉来,还是要魏国从河西进兵,攻取河西之后关中指日可待,如此方能让秦国阵脚大乱,楚国才能有可乘之机。
否则像如今的局面,秦国完全有能力一面防于南郑,一面防于函谷关的。
这就如同下棋一样,他裹挟的是六国的国势,手中的棋子要比秦国多了许多,要发挥棋子多的优势,首先就要思考分几路进攻。等到秦国将所有的经历都用在防备南郑和函谷关时,他便在说服魏国从河东出一支奇兵,去夺取秦国的河西,最起码又能造成秦魏数十年的征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