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 御前会议(六)(1 / 2)
“寡人也想听听你司败府中诸事如何?”
面对彭里,楚王是直接了当,没有多余的寒暄。
司败之要,乃在于变法,可如今熊横还不能在朝堂当中,堂而皇之的提及变法二字,他现在所有的精力就只能放在抗秦大战上,一切都要等这一场大事过后才行。
“臣启禀大王,我司败之府,掌管我楚国刑律律法,乃有两司,一曰律令,一曰典狱。现如今这律令司中,典藏我楚国各种律令,对其重新进行了编修,之后在发至各郡县,以示王法不可废也。”
彭里说了一段不痛不痒的话,楚王在上首并未表态。
“臣再说这典狱司,今年之初,以大王诏令,典狱司在各郡县行役卒,以辅佐国税司征收粮草,国赋司征发民夫,户籍司编户齐民,还有郡尉缉拿盗贼,维护治安之事,也是不缺我役卒是也。”
话到这里,彭里再做停顿之机,看过上首的楚王,看过四下里的群臣。
“现如今,我楚国每一郡之地,都设立典狱长一名,麾下统三百役卒,这些人闲时耕种,忙时受典狱长的调令,所行公事,即可免其税赋。我楚国每一县之地,都设立典狱官一名,麾下统役卒五十人,受典狱官调派,以忠王事。”
话说到了这里,彭里又顿了顿。
他一开始说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事,现在则说到关键上来了。
役卒之兵,不听郡守之宣,也不听郡尉的号令,只听命于典狱长是也,而典狱长又归属于典狱司,上下垂直管理,是楚国王权真正意义上下乡的一次的标志,有了这标志,才算是预示着楚彻行郡县的开端。
听到彭里的话,群臣俱是不语,就连楚王也是似笑非笑的看过众人。
彭里在环顾四周后,又继续说了起来:“臣执掌楚国司败,当执掌楚国律令,须以公正而示众,臣自当谨遵大王之令,一心为国。”
还以为他又有什么话要说出来,没想到到这里后,居然是戛然而止,表了一阵忠心,拍了一番马屁,对于司败府的事,没有再多提及一个字。
“哈哈!”上首楚王大笑起来。
“听司败之言,寡人倒是有一问?”
彭里拱手而道:“大王请说!”
“寡人方才听你所云,典狱长麾下役卒,佐于国税司、国赋司以及户籍司,甚至还可缉拿盗贼、维护治安,如此一来,我郡尉县尉将置于何地?”
彭里闻之,微微一笑,当着众臣的面反问起了楚王:“臣敢问大王,郡尉县尉当以何职?”
“自然是缉拿盗贼、协助征收税赋了。”
彭里点头道:“这就对了,缉拿盗贼,审判刑犯,乃是臣司败之职,因而不管是郡尉还是县尉,行得都是臣司败之权,于国事之上,本就与臣为之一体。现如今司败府下有典狱一司,皆听命于郡尉县尉行事,此国事可有变乎?”
不错,郡县与郡尉本就是掌握司法权,而熊横想要的就是剥夺地方郡县的司法权,让中央国事府来垂直领导,加强中央集权。
现在彭里的这一番话,无异于是将司败府与地方郡尉县尉融为一体,为将来楚王日后的垂直领导做准备。
只见上首熊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哈哈,也对,也对,不知诸臣以为何如?”
这日子久了,楚王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群臣当中自是有聪慧之人,知晓了些许,很显然这典狱司就是楚王将权势深入到郡县的跳板,王权在逐步加强,谁都知道楚王意志之坚定,这对于臣子们来说,太强的君王未必是一件好事。
可是……
楚国的国事到了如今,大势都在了楚王那边,纵然是想要反对,却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一次,令尹屈原并未有动,而是看着群臣。
群臣无一人言语,看来对此皆无异议了。
此时,白发苍苍的司礼左丘,左右看了两眼后,站了出来。
议事到了这时,楚王对于国事五府之事,俱已过问,就只剩下他所执掌的司礼府了,不管是不让楚王冷场,还是楚王对于司礼之事的过问,他都必须要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