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问答(2 / 2)
忽悠一下白杨和尹爽这种无知的小姑娘还行,但在真正的行家眼里,他那点可怜的经济学知识根本就拿不出手。
陈鸣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啊!
丁志远心理阴暗,看什么都像是“总有刁民想害朕”,以为陈鸣是想让自己出丑。
不过,这个念头马上又被他给否定了。
陈鸣想看自己笑话,对他有什么好处?
都是成年人,又都是文明人,没必要啊。
没等他考虑清楚,陈鸣又道:“丁总,你看同学们马上或者即将踏入社会,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作为校友,作为前辈,你给同学们指点一下可好?”
丁志远终于感受到了陈教授的真情实意,谦虚道:“指点不敢当,既然陈教授有命,那我就简单分享一下关于这个项目的一点感想。
当然,我说的不一定全对,肯定有错误和疏漏的地方,欢迎大家随时指出。
我一直坚信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用的资源,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库存积压产品实际上是放错了地方的有效资源,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觉得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所以才会请陈教授来帮忙做这个调研。
调研结果证明了我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省几百亿的存货,全国范围内几千亿。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增量市场,随着经济的增长,存货市场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
我说这些是想告诉大家,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
比如积压的存货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承受之负担,但对能从中发现商机的人而言,却是巨大的财富。”
这时,一个研究生开口问道:“丁总,你前面说的我都赞同,但你说积压库存是巨大的财富,我不敢苟同。
毕竟在大部分人眼里,库存积压品就是不好的产品、次品,甚至觉得就是旧货、废品。
反正我是买家、消费者,我是坚决不买库存积压品的。”
看到大家都纷纷点头,丁志远笑了笑道:“我觉得应该首先明确库存积压品的概念。
库存积压品只是生产出来没有卖出去的产品或商品,跟旧货、废品没有任何关系。
用你们经济学的术语说,这些产品仍能保持原有使用价值。”
研究生点点头,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丁总,我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这次调研发现,拥有库存积压品的企业,大多是经营不善,资金链紧张,甚至还欠了银行大量贷款未偿还。
盘活库存积压品,固然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易货贸易来实现。
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相对于以货币为桥梁的贸易,易货这种形式的贸易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不知道丁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丁志远有些诧异地看着对方,问道:“这位同学怎么称呼?”
“我叫孙亚洲。”
“孙同学这个问题非常好。”丁志远笑着点点头,“众所周知,最早的交易就是货易货,比如一头牛换十只羊。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就像孙同学所说的,易货贸易后来遇到了瓶颈。
比如我有一头牛,想换十只羊。
尹秘书想要一头牛,但她只有八只羊。
尽管我和尹秘书都想要得到对方……,手里的东西,但由于我们俩拥有的货物价值不对等,就无法完成这笔交易。”
尹爽听到丁志远说什么“都想得到对方”,只觉得耳朵发烫,恨恨地在桌子底下踢了丁志远一脚。
丁志远同样用脚踢了她一下,面色如常道:“如果这时有货币就好办多了,有很多种交易方式。
但现在不使用货币,该怎么办?
这时孙亚洲来了,他有一头猪,一头猪的价值等于两头羊。
于是尹秘书就和孙同学商量,要不咱俩合伙把这头牛买下来?
问题又来了,孙同学买牛是因为吃腻了猪肉,想换换口味。
但尹秘书买牛是为了耕地,于是孙同学和尹秘书又各自拉人入伙。
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尹秘书终于如愿以偿地把牛牵回家,孙同学吃到了羊肉,总之皆大欢喜。”
大家听完这个故事后,都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丁志远,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丁志远喝了口茶,润润嗓子,问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六度空间理论?”
陈鸣见学生都一脸茫然,便清清嗓子道:“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设计了一个实验,简单说就是他写了一封信,把信随机寄给一个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