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蒙古使团欲访大秦(1 / 2)
第199章 蒙古使团欲访大秦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李远牧在宫中过了一段遛猫逗狗的日子,要不就是在东宫躺平着,逗弄逗弄含香三姐妹。
实在无事了,他才会叫来太监宫女续写起射雕英雄传一书。
时间一晃到了二月十日这天。
“老爷,晋阳驻点急信。”
东宫书房外,宋强嚷嚷着进了门,送上来一封信。
李远牧立刻起身,接过看了起来,信是晋阳驻点的十三寄来的,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十三自从收到鹅城的信后,在第二日就前往大秦和蒙古边界处的自贸区。
靠着上次交接蒙古马的关系,十三在自贸区让人联系上了呼延烈。
但呼延烈没有亲自过来,来见他的人是乌兰。
十三把信的重要程度和老爷交代的话都告诉了乌兰,让乌兰代为转告呼延烈,随后,他向乌兰留下联络方法,回到晋阳城里静等他们的答复。
这一等,就是两日时间。
在十三觉得他们是不是迷路了的时候,呼延烈和乌兰像上次一样,带着一队蒙古护卫组成的商队入了晋阳找到他。
十三在信中写到,他当天就安排在晋阳城最好的酒楼给呼延烈等人洗尘。
而呼延烈和乌兰也一如在鹅城的热情,言语中说收到老爷的信非常惊喜,在来之前,特意在蒙古各处做好了问询和准备才过来的。
十三当然也以更热情的态度回敬呼延烈等人,在晋阳城呆了段时间后,他对蒙古国那边的习俗意略知一二。
在有心迎合下,十三在酒桌上和蒙古商队的人打成一片,酒喝了一坛又一坛。
见时候差不多了,十三装着醉意朦胧,随意的说鹅城那边,有大项目在等着他呼延烈,老爷希望他能尽早赶过去,以免徒生变故。
呼延烈也喝的面色通红,他回十三,说他们此次入大秦,也必须赶时间,等明日,他们就会轻装赶路,直奔鹅城。
随后,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呼延烈说出了一个惊天消息。
蒙古王室那边,现在已经组成了一支外交使团,还有外交文书这两日便会正式呈入大秦。
蒙古的外交使团,也会随着文书的脚步踏入大秦,往皇宫进行国事拜访。
呼延烈随后说道,可能留给他们这支商队的时间也不多,蒙古使团外交大秦期间,他们王室那边对蒙古境内和边界的自贸区接下来可能会有不同限制。
他要赶在蒙古王室的限制政策出来前完成和鹅城这次交易。
李远牧看到这里心中咯噔一声,双眉间皱成了川字,他深吸口气后继续看了下去。
信里继续写着,十三随后在酒桌上就蒙古使团来大秦一事,不断的进行旁敲点击。
可惜呼延烈和乌兰等人一问三不知,要不就是转移话题,根本没透露出多余的信息。
不久,酒楼中宴席结束,因为呼延烈透露出的信息太过重要,十三回到驻点后就立刻写了这封信八百里加急、昼夜不分的送来。
看完信,李远牧眉间依旧深锁,他把信点燃烧成灰烬,坐着静静沉思起来。
蒙古使团来访这消息,几乎打乱了他接下来的所有节奏。
今日收到十三这封信,那也代表着呼延烈的蒙古商队,这两日就能到达鹅城了。
而蒙古国的外交文书也属于急信,最多过几日也可以送到,然后就要准备蒙古使团的到来。
也就是说,为了以防万一,他和呼延烈蒙古牛的交易,要赶在蒙古国外交使团离京,蒙古王室未收到使团消息之前完成。
过几天二月十五又是科举殿试的日子,接下来还有南方三省和方向阳进京的事,这回又是所有的事情都凑到了一起来了。
李远牧扶额,轻轻叹了口气,有了蒙古使团来访的事,其余两件事倒也算不上重要了。
蒙古使团什么时候不来,偏偏挑在开春后到来,毋庸置疑,定是来者不善了。
他觉得之前心中的猜想和直觉有可能成真了,和蒙古国相安无事几年后,就在今年,蒙古国要再次对大秦动手了。
这来访的蒙古使团,不过是蒙古国派来深入大秦和皇宫,来探明虚实的阳谋罢了。
李远牧揉着眉间,他奶奶个腿,莫非蒙古可汗有他心通,能知道老子正在造着针对他们蒙古骑兵的致命神器?挑的可真尼玛是时候。
他随即嘴角冷冷一笑,可惜,现在也晚了。
就说单单神弩四厂连续生产半月的存量,三万多架神臂弩和近两千架三弓床弩。
虽然不够北境军中使用,但只要牛筋、牛皮到位,还可以继续生产不是。
就算出现最坏的结果,无法和呼延烈达成蒙古牛的买卖,老子直接发狠,在大秦其余各地征牛,那阁下要怎么说?
神弩厂能不暴露是最好,但你蒙古骑兵都要和我大秦开战了,老子哪还能管的了暴露不暴露。
原本想以普通剧情的身份和你相处,却不想你蒙古咄咄逼人。
我不装了,我摊牌了,老子要暴露出土匪和暴君本性了。
战争?挑事?老子怕这?
这么说吧,鹅城刚建设之初,老子就是最大的战争和土匪头子。
既然要硬碰硬,那就看看谁的手段高人一等了。
李远牧不得不承认,他被蒙古使团来访的事刺激到了,心底深处的暴虐情绪在不断往外冒着。
宋强在一旁看的心惊胆颤,出现了出现了,眼中冒红光的老爷又出现了!!
这种状态下的老爷,宋强也只见过两回,但那两回所发生的事,让鹅城小队所有人虽然心底发憷,但从此以后却都心服口服。
没成想今日,宋强又看见老爷变成这样。
完了完了!!老爷那时一穷二白都敢闹泼天大事。
现在老爷身为大秦太子,这下还不得天翻地覆?
过了良久,李远牧才平静下来,他沙哑着声开口:“宋强,去叫赵总管过来书房。”
宋强应下后匆匆跑了,不久,他就和赵义虎两人再次踏入东宫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