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无力的知州(2 / 2)
“快滚!”李昌隆紧跟一句。
保住屁股的几个人瞬间就溜没了影。
李昌隆跟到滕元鼎身边,草草抱拳,也是心急的模样:“明府,这样下去不得了哇!”
滕元鼎不说话,他有什么办法?儋州营迟迟不动,任凭海贼盘踞红鱼口,难道要他一州父母上阵拼杀吗?
李昌隆小心窥探左右,趋前一步压低声音:“现在还有很多传言,不知明府可有耳闻?”
滕元鼎又如何不知?都说那海贼挂着前明的孝,还有传言说那是明太祖朱元璋派来的阴兵,要驱逐鞑虏、光复大明。
这种话不可能是百姓们编的,一定是那些读书人在暗自散布。
天下平靖刚刚十年,前朝遗老遗少仍在,新朝又蛮横地剃发易服和迁界禁海,搞得民怨沸腾,其实就连滕元鼎自己有时候都会发两句牢骚。
堂堂华夏,却将祖宗江山拱手相让于外族,难道真的是堂堂中国空无人了吗?!
滕元鼎突然一怔,意识到自己再往下想就是诛九族的大罪,急忙收回思绪。
他清了清嗓子,对李昌隆拱手:“李兄,如今艰难之时,辛苦了。”
言外之意,对百姓们不必苛待,事情总有结束的时候。
李昌隆心领神会,抱拳一推:“明府放心,下官定为明府马首!”
滕元鼎点点头,背起手看向远方。
李昌隆见状,俯首告辞,带着衙役们回衙去了。
叹了口气,滕元鼎脚步匆匆走向儋州驻防衙门,儋州营游击张化就在此办公。
海贼虽然强悍,但他们既然到现在都不敢攻击州城,那说明他们的力量远没有看起来这般强大。儋州营有一千多兵马,有不少火铳火炮。如果全军死战,把海贼压下海应当不是问题。
可是走了没两步,又停了下来。
这股海贼的“孝船”和“连珠火铳”已经传得神乎其神。据说那孝船全身钢甲,不用帆橹也能来去自如。连珠火铳无需装填子药,一人便可敌数百人!
这些无稽之谈,滕元鼎是断然不信的。或者说在没有眼见为实之前,他无法相信超越自己三观范围的事物。
在他看来,这是儋州营面子上过不去而编造出来的,毕竟在古郡城吃了海贼一个大亏,在红鱼口又吃了一个小亏。
所以指望这群丘八驱逐海贼?
滕元鼎深表怀疑。
其实说起来,这群海贼犯境以来倒也没有什么扰民之举——当然洋浦迁界后也没什么“民”了。
反倒是儋州营,打着“抓贼探”的旗号到处勒索。若是要他们上阵拼杀,单开拔银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到时候又要刮县里一波油水。
李作友何等人精,已经看出滕元鼎的心思:“老爷,其实驱逐海贼和百姓回家是两件事。既然海贼没有劫掠,何不派人与他们谈一谈?若他们不再东犯,让城内百姓回家就是。至于如何驱逐海贼,士绅们心中有数。”
所谓“士绅”,包括地方豪强、有功名而未出仕的读书人等“有身份”的人。
政治上,他们通过积年累月的同宗、同乡、同科、同僚等关系,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利益输送网,上可孝敬封疆大吏,下可控制升斗小民。经济上,他们利用税收优免的特权控制了绝大多数土地,却只负担极低的赋税甚至完全免税,从而把沉重的税负完全压在了普通农民的身上,进而方便他们进一步强取豪夺。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明既不是亡于闯军也不是亡于建虏,而是亡在统治者视作“社稷根本”的士绅手里!
满清入关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迅速与士绅勾结。许多名门望族昨天还是大明的铁骨诤臣,一夜之间就成了大清的亮辅良弼。所以清朝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也呈现出强烈的绅权政治的特点。
所以海贼犯境、炮台失陷这种事,被损害了利益的士绅们只需要给自己的同宗、同乡、同科、同僚写封信、递个帖子,儋州营是根本瞒不住的。
滕元鼎明白了李作友的意思,看了眼驻防衙门的方向,吐出一口气:“那就继续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