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一期周报(2 / 2)
他自己留一份学习,正如周报上写的活到老学到老,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就是学到老也学不完。
傍晚时分,林家村的村民们都带着板凳来到晒谷场。
晒谷场是林宽的泥瓦匠队伍所建,和水泥路一样平整干净,能够吸收水分,粮食干得快,晒个三天左右就可以收进粮仓了。
除了林家村,还有好几个村子都建了晒谷场。
没有晒谷场的,村里祠堂前也有一块平整的地。
村里有什么事都会在这里说。
林家村村长林百参:“都知道咱清川县的新学院吧?县令大人亲自教授数学,周报上的数字歌啊,就是大人教的。
都仔细听一听,明年新学院开学说不定就要考它,1像炭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中游……”
福来镇镇长向长明:“3像耳朵来听话。4像小旗随风飘……”
礼台镇镇长苗永良:“5像秤钩称东西。6像哨子嘟嘟响……”
长留村村长孙康文:“7像锄头来劳动。8像葫芦装酒喝……”
绿兴村村长张友善:“9像勺子来喝粥。0像鸡蛋圆又圆。”
各个镇长和村长读了半个时辰,终于读完了整个周报。
听完了,不少老百姓们还有些意犹未尽。
???
三天后,清川县城。
墨玑护送凌千诗的队伍入住一家客栈,距离百货大楼非常近。
凌千诗见过不少建筑,比百货大楼高的,没有它大,比它大的,没有它高,清川县有这样一个建筑,简直不可思议。
小语买下的铺子或许不是赔本买卖。
但由此可见,清川县令这人更加不可小觑。
凌千诗坐在上等客房的炕上思考时,她的婢女荷香不解道:“大小姐,墨玑说城东有一处宅子只要稍作打扫就能住了,您为何一定要选择客栈啊?”
闻言,凌千诗眼皮都未动一下。
“墨玑出去了吗?”
“还没有。”
站在窗户前的婢女佳蕙没看到墨玑离开客栈。
但她说完没多久,墨玑就出了客栈。
墨玑敏锐察觉到楼上的视线,依旧头也不回地往县衙的方向走去。
佳蕙关了窗户,走近凌千诗说道:“大小姐,墨玑去县衙了,要派人跟上去吗?”
“不必了。”
凌千诗很清楚墨玑是带着表哥的任务而来,不然护送她的人,根本用不上墨玑。
只是不知道表哥交给墨玑的任务是什么。
墨玑来到县衙,在县令办公房里见到了唐县令。
“墨玑参见唐大人。”
“你是北苍王的贴身侍卫?”唐一璇明知故问。
墨玑回道:“是的。在下奉王爷之令,前来转告唐大人两件事。”
唐一璇挑了下眉毛,客气的说:“墨侍卫请讲。”
墨玑道:“一是唐大人的祖父永宁侯会在两个月内赶到清川县宣读圣旨,二是姜先槐姜首辅盯上了唐大人的土豆,王爷希望唐大人早做打算。”
唐一璇眼皮猛地跳了跳。
竟然是永宁侯来清川县宣旨?
“姜先槐盯上了土豆,以他和永宁侯的翁婿关系,所以宣旨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批土豆对吗?”
“王爷没有交代,不知唐大人打算怎么做?”墨玑问道。
她怎么做?
唐一璇反问他:“不知北苍王有何指示?”
墨玑微愣,随即摇头:“王爷没有指示,只吩咐在下来清川县告知唐大人这两件事。”
唐一璇哦了一声,朝着梅城的方向作揖:“本官多谢王爷提醒。此事,本官需要从长计议,等决定好了就传信告诉王爷。”
墨玑单膝跪地抱拳道:“在下没有探听的意思,还请唐大人恕罪。”
唐一璇眸光定定的看着他:“起来吧,土豆不止是本官的事,也事关北地的发展,所以本官希望得到王爷的协助。”
墨玑站起来:“在下会将唐大人的话转告王爷,告辞。”
唐一璇扭头看向影六:“你送送墨侍卫。”
“是,大人。”
影六应道,走上前对墨玑做了个请的手势:“墨侍卫,请。”
等两人出去后,唐一璇往后一靠,双手环胸,思考如何应对永宁侯的明抢豪夺。
既然是为了土豆而来,最后很可能变成武力镇压,以清川县的兵力,能抵挡得住吗?
征兵也不现实,首先老百姓才开始安居乐业,其次两个月的训练也比不上对方精挑细选的强兵,一旦交手就是送人头。
何况她只是一个七品县令,反抗即死。
唐一璇眯了眯眼,在永宁侯来之前,必须做两手准备。
土豆要保住,她的命也要保住。
须臾,唐一璇扬声道:“唐止,你马上去请崔师爷过来一趟。”
“是,主子。”
唐止应声后,朝唐水看了一眼,匆匆离开。
没过多久,崔玉书走进办公房内。
“大人这么急着找我,有何要事?”
“来清川县宣旨的人是永宁侯。”
唐一璇抬眸看着他:“说是两个月,但消息从京城到北地也需要时间,我估计他一个半月就会到了。”
崔玉书惊讶不已。
永宁侯不就是那个想让表妹回去侍疾的祖父吗?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沉声道:“一个半月?那就是十一月上半旬,如果一路急行,也许十一月份就到了,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唐一璇眉头蹙起:“你说得对。但北地的十一月份不适合种土豆,气温太低了。”
崔玉书惊道:“这和土豆有什么关系?”
“我刚才没跟你说吗?”唐一璇眨了下眼睛,看到崔玉书摇头,她正色道:“永宁侯来北地的目的是那批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