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聪明人和笨人四(1 / 2)
安排村长荣鑫叔准备请所有村民吃晚餐,再请广东的企业家们吃一餐吧。明天他们也要返回广东啦。还考虑今晚请刘区长区委书记和各管理部门的头头脑脑过来。以后打交道的时候可多啦。平时不拜佛,临时抱佛脚可不行。
这么一算下来,吃饭的人还真不少。让荣鑫叔按一万五的预算买菜,买好菜。狗肉跟沙江二定。估计两只狗差不多吧,当然帮厨的师傅们要给工钱。让晓敏一会和荣鑫叔到县城,去银行取钱给荣鑫叔。荣鑫叔急忙说不用。上次华彬留给他装修房子的钱还剩有七八万呢。结果区里接手了,剩下的钱还准备什么时候还给华彬呢。
“留你手中先,有时出什么事情,能帮就帮。我平时又不在,留个协调工作的联络员身份给你吧。每月工资三千,这个晓敏也要做好工资表。平时跟村民沟通,上级领导来视察之类的就靠荣鑫叔啦!″
中午随便到县城吃点就行。宾馆留两间房给两司机和王加爵他们住就行。其他家人下午都回村住吧,总占区里便宜也不行。何况村里的房子从盖好到现在,也就每年清朝回来住几天。房子没人住就没人气,容易坏。
带着邢富文和王晓琴走进早己断壁残垣老宅地。其实说真的,就算不懂风水学。黄华彬也看出老宅这片废弃地才是真正的风水宝地。三块鱼塘围绕,最北面还有条水利沟通过。风水学中的水为财,好好经营几后肯定能风生水起。也不知为何村民们全都搬离这块地。
荣鑫叔叔将钱交给了平时负责宗族红白喜事之人后,也走进了断壁残垣的老宅地。
经荣鑫叔介绍,当年主要是以黄氏祠堂为中心。各家围绕着祠堂依次建房。说真的。在黄华彬九岁时曾祖奶奶过世时回来过,当时进入土楼就像进入地道一样。各家的房子也不连在一起,东一间西一间的。反正家中添了人口不够住了再盖。除了祠堂天井这块露天显的光亮外,各家的房子都是阴暗的。当年基本没人舍得装电灯,就是装顶多一盏三十瓦的昏黄的白炽灯而已。
没有熟人带路,也许在土楼里转几圈都找不到自家房子甚至出去的路。有几次黄华彬还误入了别人家,躺床上就睡着了,反正各家的样式都差不多,就一张床,顶多有两张竹凳。而且还都是沾亲带故的宗亲,睡哪里都一样。
三千多亩土地,转一圈下来几人也是满头大汗。
“黄先生,这地好好划化一下,可利用价值太高了。北面靠水利沟这边可以建两幢独立的高楼,就设计成宾馆吧,坐北朝南。而鱼塘边可以种上风景树,到时在树下再摆些石桌石椅的,以后也是个修闲的好地方。停车场不需要专门修,只需在树下画线停放就行。这一圈下来小车停个五六百辆不是问题。博物馆场馆就建中间,面积不会比普通的体育馆小!″拿人手软,邢富文邢工本来昨天当着局长面听说设计完有十万元,已开心得不得了,没想到今天黄先生还加到二十万。还每月发三千补助,只为把关一下建筑材料,哪有不拼命的表现一下。
“邢工说的顶好的,我们就按这样设计总图吧,外城部分我们会考虑设计成古城的样子。″王晓琴也急忙说道。开玩笑,二十万,不讲够在县城买套房。再添点钱买台宝马车都够了,不过有晓敏的车噌为什么不噌呢?二十万存银行每年差不多有一万利息它不香吗?
“先到家里坐坐喝喝茶,再合计合计。我觉得邢工这理念挺好,再细划一下就可以设计了!″自从区里装修好自己家房子,除了第一天在里面坐过,这些天也没回来过。靠,都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觉了。
开了房门,晓敏完全进入了外甥媳妇的角色,勤快地烧水泡茶,招呼大家坐在茶几前。
“阿彬,这么大的事情。要不要请个先生来看看风水,选个日子才开工。不然冲撞了一些不好的东西就不好了。″荣鑫叔喝了囗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