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开封之战后期(2 / 2)
大明这边却完全不同,虽然损失的大明新军士兵超过两万,但大明新军开战之初是七个旅七万人,现在依旧是七个旅七万人,战场损失一个,大明朝廷就能从金陵直接补充一个过来。
此消彼长,明军总兵力不仅从比清军少,到现在比清军多,明军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新军,总数也可以说没有减少,而清军最精锐最能打的满八旗骑兵,却少了八千骑。
粮草供给方面,大明也比大清有优势得多,不仅两淮、江西、湖北、江南等产粮大省都在大明手中,大明水师船队还源源不断从南洋各国采购运输回大明。
虽然冬季的时候,多铎派遣大量满八旗、蒙八旗骑兵穿插到开封府外围一带,不断打击大明粮道,抢夺、焚毁的粮草总数巨大。
但清军骑兵抢走焚毁一石粮草,大明就再次运输两石,甚至更多粮草到前线。
不仅如此,为了保护粮道,同时打击穿插的清军骑兵,火器司大炮产量翻倍之后,所生产出来的大炮,全部运输到开封府战场南侧府县架设,还从大明水师战船上拆卸两百多门大炮运输到前沿府县。
除了在开封府战场的近三百门大炮之外,开封府外围,尤其是南侧大量府县的城头上,到崇祯二十年二月的时候,架设的大炮总数超过四百门。
穿插搞破坏的清军骑兵,但凡接近大明县城或者州城,立刻被城墙上的大炮猛轰。
虽然大炮炸死炸伤的清军骑兵数量有限,但也在接下来的三月份当中,算上前线战场,又令满八旗骑兵损失超过一千三百骑。
也就是说,开战到三月份,满八旗骑兵损失数量终于过万了。
如果是像松锦之战那种有决定性意义的大战,损失上万满八旗骑兵,摄政王多尔衮与大清高层们还能接受,但开封府大战这种,胜了似乎也不过完全占据河南,就太得不偿失了。
最重要的是,本以为歼灭大量大明新军就能严重打击大明,可这几个月的大战下来,大明新军损失一个,大明朝廷立刻就能补充一个过来,似乎大明新军的数量,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难以弥补的。
原以为大明只有八万新军,可现在杀伤的大明新军已经超过两万,可大明新军仍保持了八万的规模,这太难受了。
黄河马上又要解冻了,到时候大明水师重新打通黄河水道,重新控制黄河河面,开封府战场上的明军补充更加便捷。
难不成还要继续耗一年?这完全看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其实崇祯二十年二月的时候,就不断有大清高层向多尔衮提出撤兵,结束开封会战的建议。但多尔衮为了脸面,始终没有采纳。
到了三月,又付出一千多满八旗骑兵伤亡,其余蒙八旗、汉旗军近万伤亡,并且仍迟迟看不到打垮明军的迹象,大清高层终于几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以代善,皇太后大玉儿为首,带着数位亲王贝勒,十几位王公,一起劝说多尔衮,放弃开封会战,撤兵北返。
大清怂了,有了退缩之意,大明这边却是完全相反的景象,无论前线将领,还是朝堂上,都越打越起劲。
崇祯十八年以前的大明,就像是一个饿得骨瘦如柴的大汉,不仅力道软绵,还后继乏力,一场大型战场,但凡超过两个月,就很难继续支撑,松锦之战的失败,最大原因就是军饷、粮草供应,越到后面越少,将是吃不饱、穿不暖,士气一天天低落。
但是到了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已经完全不同了,就像是曾经饿得骨瘦如柴的大汉,重新养出了膘,有使不完的力量。
自崇祯十八年底开始,朱由简下旨将原本只在福建一带小规模种植的红薯,快速大范围推广到全国,崇祯十九年下半年,成果爆发,大明产量总量对比崇祯十八年,直接增加了五成。
另外,收编郑家船队后的大明水师,源源不断从南洋各国运粮,也是在给大明不断补充‘体力’,让大明支撑前线超过二十万大军,整整打了大半年,却奇迹的没有多少吃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