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我心安处是故乡(1 / 2)
而这一切皆已与我无关了。
鄱阳湖之战结束一个月后,我带着张奀、张元离开应天,来到了武当山下,一个叫做张家峪的小山村。
临行前,朱元璋曾与我独立于树下,说了许多秘密。
没想到,朱元璋竟然知道我与刘福通会面一事,而且,他也知道我曾只身一人杀绝一百一十三个畜生的事情,所以,当张奀向其通报我欲求见的消息时,他先是一惊,接着就是一阵狂喜,只因基于他对张家的厚重恩情,我欲见他只会为报恩而来,他岂有不开心之理?
他还告诉我,与我密聊过往那晚,他曾想过恳求我暗杀陈友谅,只因他确实没有战胜陈友谅的把握,不过,在犹豫再三后,他还是信守了诺言,没有强迫我做违心之事。
他还为极力压榨我而诚恳道歉,我则一笑置之,那本就是我诺言范围之内的事情,况且,他自始到终都站在帅旗之下,给予了我最充分的信任,我怎会怪他?
最后,朱元璋为助其取得鄱阳湖之战大胜的那场东北风,向我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和深深的敬畏。他始终认为那是我以法力召来的狂风,并将其视为上苍的神迹,任我怎样解释都没用,而我也不想太费口舌,既然结果还不错,就随他去吧!
朱元璋使张元担任了武当县县尉,负责武当县武备之事,而其主要任务则是组织、监督武当山道观的修葺工作,因为朱元璋已将武当山道观送给我了。朱元璋又命张奀追随于我身侧,职务等同于张元,他还将自己的指挥佩剑交给了张奀,持此剑,张奀可处置任何对我不恭之人。
这把剑赋予的权利实在太大、也太重了,它能带来的灾难也必然更巨、更甚,我认定这把剑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祸害,因而,到达武当山之后,我便将此剑封在了张家避世的岩洞里,自此再未面世。
张家峪的生活既宁静又祥和,朝闻鸡鸣、夜眠犬吠,偶尔云雾缭绕如同仙境,时而云开雾散极目千里。
张家子孙最是勤劳,他们将这片原本杂草丛生、荒芜已久的原野修整得平平整整,使其重获新生。眼前阡陌纵横、沟渠环绕,稻谷绿意盎然,小桥流水潺潺,不远处那一小块麦田更使我的记忆飘得很远很远,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种心安的感觉,这就是我一直都在寻找的感觉。
我心安处就是故乡,张家屿就是我的故乡。
我在张家峪短暂居留了一年,虽然我无比珍惜这份心安和宁静,更愿看着张家后代茁壮成长,只是,我的存在给张家子孙切实带来了诸多不便。
他们的生活重心明显偏向于我,虽不至于事事呈禀、日日问安,却晨昏定省、毕恭毕敬,我那几个已是爷爷辈的孙辈们也非要巍巍颤颤地跪地行礼问安,即使我再三劝阻亦无济于事,实在令我不忍心啊!
我懂他们的心意,就像他们给我带来的心安感觉一样,我的存在也同样给予了他们心安和平静,经历过乱世之人更加珍视亲人间的那份情,只因,那是一种没有任何提防的信赖和温暖,完全有别于这冷酷的现实,是最好的相互慰籍。
为了不再使子孙们感到不便,尤其不希望我那几个爷爷辈的孙辈们受累,当张元向我禀报武当山道观已经修葺一新后,我执意搬到山中道观居住。
张家子孙虽千恳万求,而我却已铁了心,我还要求子孙们非逢年过节,勿要上山打扰我的清修,好在两地距离不远,族长张运安只能代表张家子孙点头同意了。
武当山上峰岩林立、峻秀挺拔,居于此可朝饮甘露,亦可暮餐霞光,而这里本就是道家方士隐居潜修之佳地,更被冠以玄天真武上帝修炼之仙府,虽遭战火荼毒却底蕴丰盈。
张元奉朱元璋之命修葺武当才不过一年时间,就使武当山重新焕发生机,其规模更远超我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金天观。
我于朱元璋处还有两个诺言,我原本希望朱元璋能够接连将其提出,以使我尽快完成全部诺言,然后便可脱身凡尘、清净无为了。
然而,我显然低估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