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真是缘分啊(1 / 2)
肖云明心中的疑惑已去,凡尘之事这才上了心头,他的神情变得有些严肃:“张真人离开青羊宫不久,便有人自京都寻访而来,晚辈遵从张真人的嘱咐,据实作答,那人在青羊宫住了一年有余,遍寻张真人而不得才无奈离开。
离去之前,那人要我告知张真人,京城有贵人常常挂怀,不久后便传来马皇后去世的消息。又过了些日子,成都府召集本地富贾为青羊宫筹款,随后派来工匠重修青羊宫。晚辈虽愚钝,亦知诸事皆承张真人之恩情,晚辈受之有愧!”
我淡然一笑:“既来之则安之,既得之亦安之,求道之人顺其自然就好,何须挂怀承情与否?”
结合事情始末,我知肖云明口中那人想必就是朱元璋派来向我求助的使者,很可惜,我与他错过了,也错过了尽早完成那最后一个诺言的机会。
马皇后的去世,对朱元璋的打击肯定不小,对此,我既感遗憾又不感意外。
马皇后生性善良、睿智通达,做事不慌不忙、有条不紊,不仅为朱元璋雄霸天下的事业而殚精竭虑,还常常挂怀百姓之疾苦,所以,马皇后深得朱元璋的尊重,更深受大明百姓的爱戴。
或许因为早年的操劳和担忧,早在凤阳,我就已察觉到马皇后的身体状况不算太好,只是,当时我已将全部精力用以救治朱棣,事后,又不便为她之隐疾而找去应天,却没想到凤阳一别竟成了永别。
肖云明接着说道:“两年前,青羊宫来了一位寻求仙缘的居士,我曾与他谈及张真人,因而引出了另一段故事。
那位居士说他家中有一余姓老仆,祖籍正是福建邵武,而这名余姓老仆本应姓张,因其曾祖入赘余家,子孙后代也就随了余姓。
晚辈知道张真人寻亲心切,故而,就将那位居士的地址留了下来,希望能够帮到张真人。”
我虽已打消继续寻找三叔一行人的念头,然而,肖云明说出的消息仍不免使我感到激动了。
沈三山是成都府有名的豪富商贾,青羊宫的修建,正是有了他的资助才顺利开展起来的,那名余姓老仆正是他府中之人。
翌日,肖云明派小顺然邀请沈三山,沈三山就像受到了皇帝的邀请,忙不迭地赶来了青羊宫。
沈三山的体型看起来就像一座移动的肉山,每一行每一动都需要两名建仆从旁协助,只凭一次简单出行就能看出他日常的奢华铺张,可他对我持礼甚恭,若非我极力阻止,在见我之初便已拜倒于地了。
了解过沈三山的身份,我不免好奇地问:“曾闻平江城有富豪,名沈富,祖籍湖州,因富甲天下而得名‘万三秀’,又被称为沈万三。却没想到三山居士不光与沈万三是同乡、同为湖州人,就连二位的名字和财富亦十分接近,不可谓不是一种缘分呐!”
沈三山忙道:“张仙长说得是极,其实,我与那沈万三不仅同姓、同乡,而且还同根。三山的曾祖父与沈万三的祖父实为亲兄弟,当年,家曾祖父兄弟二人因兵荒而逃难,离家不久就被难民冲散了,家曾祖父携全家随逃难大军一路逃至此地,而沈万三的祖父则隐居在了平江。”
“竟被我一言说中,真是缘分啊!”
沈三山连连点头:“是啊!晚辈更没想到居于沈家三十多年的余伯,竟是张仙长的本家后代,真是缘分啊!”
我望着坐在一旁仍显局促不安的余根柱,也忍不住连连点头,谁能想到余根柱的曾祖父竟是我的童年玩伴富贵,还真是缘分呐!
余根柱所知的张家逃难至此的故事,皆得自于家人的口口相传,他讲的很多事情不仅相互矛盾也经不起推敲,可正是通过他的讲述,我才大体了解了三叔一行人的逃亡经历。
三叔带着家人离开故乡之后,汇入逃亡之人形成的人海,一路上浩浩荡荡,好不壮观,却也历尽波折、饱受磨难。
三叔等主事之人觉得这样走下去势必引来蒙古人的注意,绝非明智之举。
故而,家人们一致决定脱离人海,专挑人兽难行的山沟密林而行,这样一来,前路更加难行了,却也成功避开了蒙古人的追剿,张家人一个不落地到达了巴蜀大地。
只是,好景不长,为了追剿难民,蒙古人派出了‘捕猎队’。‘捕猎队’经验丰富,他们踏入群山、钻入密林,专门抓捕‘漏网之鱼’,家人们只得不停脚地连连逃亡。
在翻越一条深沟时,前头探路的张祚叔不小心跌落山崖,全身多处骨折,三叔决定就地隐藏,以求治好张祚叔的跌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