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拿捏住叛军七寸(1 / 2)
叛军守得很辛苦。
这种吃亏的战斗,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苦苦挨着。
好不容易挺到了太阳落山。
张之极这边鸣金收兵。
哪曾想当晚,明军又发动了夜袭。
本就疲惫的叛军,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原来,张之极利用这个战术,将叛军打得苦不堪言。
张英的先头部队则休息了整整一天。
当晚,张之极就将张英等人叫来,宣布了自己的计划。
对于这个计划,大家都表示同意。
而张之极特意没让自己的家丁部队参与白天的攻城。
就是让他们也加入今晚的行动。
包括张之极的卫队,也要参加。
夜袭取得了成功。
叛军根本就没有想到明军在猛攻了一整天后,还会夜袭。
于是乎,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当已经睡下的李佐得知这个消息,赶忙集结队伍,组织防守的时候,
张英已经占领了北城门。
张之极率领着大部队开始向城内挺进。
北城门的失守,对叛军的打击非常大。
他们见识到了明军火器的威力。
依托城墙,还能与之对抗。
面对面的厮杀,血肉之躯根本就不是火枪的对手。
兵败如山倒。
叛军没有了抵抗的意志。
就开始溃败。
李佐妄图阻止叛军溃败,在城内与明军展开巷战。
但是,事与愿违,叛军这个时候就想着逃离此地,根本就不顾李佐的阻拦和威胁。
哪怕是李佐的侍卫杀了几名叛军,也没能阻止叛军的溃败。
随着枪声越来越近,李佐知道,大势已去。他只能是选择逃离此地。
张之极的部队经过几日的苦战,终于攻占了济宁城。
此时,山东方面也已经占领了兖州、曲阜一线。
张之极的想法是,继续沿着运河向南进发。而山东方面攻打邹县、藤县等地。
这个分工很明确,也很合理。
同时,他也安排孙镐,前往水泊梁山,将叛军的家属抓住。
这样就能兵不血刃地让叛军投降。
也许有人会认为,张之极这么做,实在是太不地道了。
祸不及妻儿。
可是,张之极却不这么认为。
他的想法十分明确,那就是以最小的代价,以最快的速度,结束这场叛乱。
孙镐听了张之极的打算,二话没说,领命而去。
张之极则命令张英继续担任先头部队总指挥,沿着运河向南进发。
尽快打通运河,也是重中之重。
占领济宁后,接下来的这段运河,可以说是没有重镇。
下一个重镇是徐州。
所以,张英的部队进展十分顺利,也十分迅速。
张之极率领中军就在后边打打下手。
山东巡抚赵颜和山东总兵官杨肇基率领山东的兵马开始进攻邹县。
徐鸿儒自打起事以来,就建立了以邹县为中心的根据地。
邹县及其周边,不仅兵力多,而且建立了星罗密布的防御工事。
这令赵颜、杨肇基的部队吃尽了苦头。
不仅进展缓慢,而且还损失很大。
这与张之极这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人就建议可以让张之极的部队前来增援,以火器部队的威力,可以对叛军形成压制,并造成巨大伤害。
这个提议,十分合理。
但是赵颜和杨肇基并没有采纳。
原因很简单。
张之极是沧州知州。那是南直隶的地盘。
山东出了事。己方不出力,却让外兵担当主力。
这传出去,脸往哪里搁呀。
所以,赵颜、杨肇基就打算凭己方的力量平叛。
徐鸿儒没有想到李佐并没有能够挡住张之极。
竟然让其占领了济宁。
不过好在张之极并没有与赵颜的部队合兵一处,而是选择了继续打通大运河。
这就让徐鸿儒能够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赵颜和杨肇基的部队。
现如今,他也顾不上运河了。
徐鸿儒希望能够先将赵颜等人的部队击败,然后再去收拾张之极。
这无形中就增加了赵颜等人平叛的难度。
更令他们头疼的是,徐鸿儒甚是派兵进行夜袭、反冲锋等非常规军事行动。
原本山东方面的部队战斗力就不行。
被徐鸿儒这么一整,明军的战斗力和士气持续下滑,进展十分缓慢。
两军竟然有形成僵持之势的趋势。
这是赵颜所不愿看到的。
这个时候,请求张之极前来配合攻打邹县的提议,又被提了出来。
赵颜鉴于目前的形势,只好同意了这个提议。
至于杨肇基还是有些不服气。
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杨肇基认为凭借着己方的部队,完全可以拿下邹县,平定叛乱。
但是赵颜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杨肇基虽然不服,有些不甘,但是他的格局还是有的。
最有也同意了赵颜的想法,向张之极求援。
张之极接到了赵颜的求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