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几倍的利润(2 / 2)
炸鸡,一只成本也就几文钱,一大盘炸鸡卖十五文,明显看着比一只鸡的量要多。
所以这一桌下来的成本算下来也就几十文钱。
那利润也是几倍的了。
而且沈青青走的路线就是量大实惠。
你进来就算点一个菜也能吃饱的那种。
其实在现代很多东北菜馆就是走的这种路子。
不做高端。
毕竟要有那钱的,基本都去酒楼了。
也不能抢酒楼的生意不是。
十文钱也不算多。
基本上都能花得起。
所以沈青青相信,她的食铺生意会越来越好,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的。
和沈青青想法一致的就是何县令了。
不愧是多年在公堂上待的人。
很快就看出来,食铺要走的路上,就是以量和价格为胜。
别看这些钱便宜。
全点了才百十来文。
这可是一桌的价格。
如果来的客人多呢。
按这食铺现在的规模的,最少一天也要接待十几桌的客人吧。
而且这些菜,并不需要炖好久,所以上菜的速度也会很快。
不会太耽误时间。
这样算下来,这一天二十几桌的客人也绰绰有余。
没想到沈童生还有这般子头脑,不愧是要考秀才的人。
难不成这些年考不上秀才,是因为故意藏拙。
何县令胡乱猜测着。
他还不知道其实这些根本不是沈童生沈策想出来的,而是他们的闺女沈青青。
其实何县令不知道的是。
沈青青的想法可不止步于此。
她下一步就准备开展外卖事业。
如果在家吃饭和在外面吃饭是同样的价格,你还可以省去做饭的时间,还能送饭上门,味道还比自己家里面做的好吃。
沈青青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外卖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很多人懒得做饭就选择外卖了。
归根结底,自己做饭,哪样都要钱,有时候算下来,确实没有外卖划算。
而在古代,你想做饭,还要先烧柴。
村里的还好,可以上山砍。
县里的就得买柴了。
这些沈青青深有体会。
在府城的时候,他们家就没少买过柴。
还有银炭。
当然府城的银炭可比闻喜县的更好了。
所以在府城的时候,沈青青特别想念他的小泥炉,用黑炭多省钱啊。十文钱一斤能用好久呢。
刚开始老宅的人和里正还有族长,都没敢下筷子。
然后他们便看到何县令都已经动筷子了。
于是也赶紧拿起了筷子。
这一吃就停不下嘴了,
沈祖德和沈氏见状,两人心想,这菜都已经做出来了,别人都吃了,要是他们不吃,不就代表老大家的菜不好吃吗?这食铺如果传出不好吃,那基本以后就没生意了。
于是也拿起了筷子。
最后。
直到桌上的菜全部光盘了。
才舍得放下筷子。
何县令吃饱之后,便让身边的师爷去结账。
沈策哪敢收何县令的钱。
直言他请客。
“沈童生,吃饭付钱,天经地义,你说是吧。”
沈策一听,赶紧收了钱。
县令满意的离开了。
那外面观看的人们看到县令都光临这有食铺了。
都争先恐后的进来了。
这就和明星去过的地方一样,会有一群粉丝也光顾。
在外面他们已经被里面的香味熏的不行了。
没想到进来之后,里面的味道很香。
本来只想进来看看,一看菜单,没想到那么便宜。
那肯定不能错过了。
于是认识的自行拼桌几乎每一样都点了。
老宅的人见生意来了,赶紧把位置让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