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住新房(2 / 2)
新家的家具都是配套的,旧房子的家具许禾都没带,除了娘三个日常穿戴的,还有床上铺着盖着的,以及厨房里的粮食菜蔬这些,其他的都留了下来,当然,家里最贵重的,还是许禾这些年断断续续从各处买来的书籍,那是一本都不漏的带走了。
毕竟是这一世买的第一间房子,还挺有纪念意义的,许禾也没有往外卖出去,留在了手里,是租还是空着,往后再打算。
新家院子多,家里主人只有三个,一人一个院子都有多余,不过孩子还小,许禾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住一个院子,也没有要到给他们配什么丫鬟小厮的地步,只说:“如今你们还小,先跟着娘住一个院子,等你们大几岁,知道自己料理事情了,再单独住,有没有问题?”
宋瑜和宋瑾还不到想要脱离父母,想要长大当大人的年纪,加上母子三人感情好,以前也都是住一个院子的,没有什么不答应的。
宋瑜住的是第三进的院子,一进院的倒屋住了家里的帮工仆役,大厨房也在这里。二进院落只有宽敞的三间正房,左右通透,平日里用来待客或者摆宴席都合适,就是不合适住人。
三进院落,许禾用了三间正房,一间平日里待客或者吃饭的堂屋,一间书房,一间卧室。东西厢房也各有三间,分给了孩子。生活了这么久,家里的东西也有不少,右耳房收拾出来做了库房,左边的耳房平日里用来洗漱也方便。
金广银管家确实没有问题,不必许禾亲自吩咐,他就已经按照许禾的意思,指挥着家里的仆役,快速的将院子给收拾好了,厨房那边热水也烧上了,还做了两样点心,泡了一壶茶,给三个主人享用,实在是让人想不堕落都难。
到底没有经过封建气息的洗礼,孩子们实在受不惯这种看着他人忙里忙外,自己坐着吃吃喝喝的待遇,往常读书,圣贤书上不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看着这些比娘大不了多少的大人,还有和他们差不多的孩子,一瞬间有点怀疑这书上的道理了。
“娘,我不想吃点心了,我想去房间里看看。”宋瑜红着脸小声说道。
宋瑾也跟着姐姐的步伐:“娘,我也不想吃了。”
许禾对孩子的表现心知肚明,任何制度的推进都是需要时间的,历史的进程也并非她能够凭借满腔热血就可以改变的,哪怕如今宋家的地位并不高,但因为不缺钱,已经过得比大部分人好。家里不可能不用奴仆,尽管许禾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更愿意用雇佣的帮工,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考验人心实在没有必要。但不管如何,许禾还是希望孩子们的内心能有一片净土,哪怕长大后发现,这世上人与人是分等级,但对上不谄媚,对下不倨傲,南墙可撞,可撞了南墙改变的只是做事的手段,而不是那颗赤子之心。
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许禾也没有勉强,只让金广银先将家里的仆妇们聚集在二进院正厅里,等到人来齐,许禾也不废话,直接说道:“搬新家是喜事儿,虽说这家里大多都是新人,但新人新气象,每个人月底都多发一月的月钱,都沾沾喜气!”
虽说月底才发月前,但这丝毫不影响下面仆役们的好心情,个个脸上都带上了更真诚的笑容,不过许禾先礼后兵,月钱给了,丑话也要说在前头:“家里主子少,没有那么多事儿,平日里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看好家里的门户。我也不是那等非要找事的恶主家,只要做得好,少不了大家的好处,但若做的不好,也别怪我不讲情面。家里的规矩,等会儿金管家会和大伙儿好好说说的,有规矩就有奖罚,做得好了,有奖,做的不好,自然就有罚。规矩奖罚都要记清楚了,别真等犯了事儿,再来说自己不知情,那我是不认的。这年头,其他的不好找,会做事的帮工仆役,却是少不了的。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我呢,不是那等喊打喊杀的性子,最严重的,也就是赶出家门而已。”
正厅里站着的仆役们浑身一紧,这被主家赶出家门的帮工仆役,往后哪里还能找到好的雇主,这可不比要人命来的轻松,不过是软刀子磨肉,死的快慢的差别而已。
都知道主家是个寡妇,但在棠州能挣下诺大产业,可不是等闲妇人,如今更是直面下马威,都打起了精神,一心好好表现,决不能被赶出去,毕竟,主家给的待遇着实不差,家里人少,事情也就少,能过得清闲些,谁还贱得慌硬要上赶着勾心斗角呢?
驱散了仆役,许禾就让宋瑜宋瑾回房了,只不过经过许禾这恩威并施的手段,两个孩子心中到没有那么难受了,两人坐在位置上,将底下仆役们的表情看的清清楚楚,模模糊糊的,懂了一个道理,或许,对这些人来说,他们看中的一些东西,并没有一个月的赏钱来的厚重。
在金广银这位老道的管家指挥下,新家很快就井然有序了,工坊铺子按部就班的发展,家里的日常事务也都由仆役办理了,许禾的日子一下子就清闲下来。
葫芦巷子那边,大门锁了,除了陈嫂子和吴慧云一家,其他的人都不知道许禾他们搬走了,只以为又带着孩子回娘家了。陈嫂子和吴慧云也不是多嘴多舌的妇人,没有宣扬的人尽皆知。
不过许禾并没有将老街坊们抛诸脑后,新家暖居肯定是要办的,尤其是家里这三年来因为守孝,日常她也不外出参加什么宴席,家里更没有办过什么宴会,如今没了忌讳,肯定要好好办上一场。
一则,请了老街坊们,代表不忘旧情;二则,请了生意上来往的商家,联络联络感情,互通有无;三则,请了新房子的街坊,了解一下新街坊的处事风格,让自家快点融入新环境; 再则,也要通知许家那边,好歹知道闺女外孙如今家主哪里,日子如何过的,说的在好听也不如真的看上一眼,也好放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