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蜂拥客流(1 / 2)
第9章 蜂拥客流
江父的电话接个不停,压根没时间与江天昊说话。
“喂,你好!……对,这里就是江家厨房。……对,我们店有很多种卤肉,您打算买哪种?……包邮!肯定包邮的!……是真空包装,卤肉都很新鲜!……我们会选择顺丰快递,保证一天内送到!……好的,谢谢!”
江妈见江天昊来了,在招呼客人的间隙,对他说:“昊昊,你那个视频妈刚看了,拍得太好了!你爸说弄个电视,然后在这儿循环播放!也不知道怎么的,从刚才起,电话就没停过,全都是外地的客人,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得知的!”
江天昊立刻明白了,显然有一大波僵尸即将到来,自己这边还毫无准备。
江天昊连忙把整个事情以及钱三一的分析说了一遍,“妈,不得了了,按照钱四的说法,咱们小店很快会迎来很大的流量,造成挤兑现象。”
江妈吓了一跳,“昊昊,你那个小说读者有那么疯狂吗?对了,你小说有多少读者?”
江天昊拿出手机,点开作品后台,收藏已经到了一百万,就是按照5:1的点藏率,也至少有500万人看了作品。
“五百万读者?”这个数字把江母吓得一哆嗦,500万个忠实读者,就算有万分之一打进来电话,要求购买,也是500个顾客。自己这个小店一天能接待100个就不错了。
“行了,你去接电话吧,这事儿我来处理!”江父终于放下电话,与江母换了岗位。
他毕竟是经营过十几亿大企业的老板,得知事情的严重性后,立马就有了解决办法。
面对这次事件,最重要的是把口碑打出去,而不是片面追求销量。解决拥堵的方法也很简单,预订和道歉。
接待每个顾客都要耐心有礼,处理不完就提前诚恳道歉。如果对方愿意等,就把他记下来,做预订处理。等到有货的话,第一时间给发货。
江父打了几个电话,就叫了两个熟手帮忙。他虽然破产了,但原来的关系网还都在。找人手这事情再简单不过了。要不是需要保证产品质量,不能盲目扩大。江父愿意的话,随时都能拉出来一个卤肉厂。
江天昊见父亲母亲处理得井井有序,丝毫不乱,也终于放下心来。
他打开“乐音”的制作后台,给自己上传的视频加了一段话。这是按照钱三一的嘱咐做的。
“江家厨房只是一个夫妻小店,制作能力和接待能力都很有限。为了确保卤肉的质量,他们二人也不愿意盲目扩大。所以请有需求的顾客不要心急,另外别家的产品也是好的选择呀!最后代江家厨房老板说一声抱歉!”
江天昊把视频重新上传,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下该做的都做了,自己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接下来几天,这个“舌尖上的卤肉”视频果然发酵极快,很快就成为“乐音”网站的首页强推。甚至还火出了圈外,不少新闻杂志也报道。
这一下人流就更多了。居然还有专程坐飞机过来卖卤肉的!
江家厨房忙得不可开交,江父又叫了两个人。这样江母带两个人专门制作卤肉,江父带两个人专门在店里忙碌。
即使是这样还应付不过来。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卤肉,根本赶不上销售的速度。门口总是长长的队伍,早上8点一开门一个小时就没了,下午14点再开门一个小时就没了。
江父只得使劲道歉,把排队的人都记下来,优先给人家送到家里。
江母不得已,又增加了两个人。这两个新增加的伙计负责生肉的预处理。江母与另外两个熟手负责卤制。
江母也是做过大生意的人,深知质量才是食品行业最关键的因素。不管再紧再急,制作的环节都不能少,质量都不能差,更不能让生手来帮忙。
所以,江天昊也只能在店里做一些端茶倒水的零散工作,也起不到什么大的用处。江父干脆把他撵回家了。
江天昊无奈,只能看着父母忙碌,自己却无能为力。索性把时间放到复习功课上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家厨房的客流终于没有那么汹涌澎湃了,总算可以保持正常营业了。
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钱,江家厨房的名气也在全国打出去了。江父把旁边的房子也租了下来,高温杀菌,真空包装,专门做网上发货生意。
店面扩大了,人手也增多了。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林妙妙一天到晚上补习班,家里也是乱糟糟。这让她心情很不好。
她有时去江家混饭,见江父江母每天都乐滋滋的。不管有多忙,都不给江天昊乱发脾气。可自己的母亲王胜男,一天到晚就像一点就炸的炮仗,因为小姨的事情情绪忽上忽下。
这天,江天昊正在陪邓小琪逛街,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问他知不知道钱三一的下落。
江天昊连忙追问怎么回事?
原来钱三一母亲裴音得知林妙妙小姨有遗传性精神病,坚决反对他与林妙妙再往来,两人大吵一架,钱三一就离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