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二章 废除兵部,废除卫所,设七大军区(2 / 2)
稍微思索一番后,朱由检从记忆中找出来了一个解决办法。
对于卫所军户的安排,大臣们并不意外,但是对于卫所将官的安排,就让大臣们眼前一亮了。
朝廷虽然裁撤了卫所,但是也给了卫所将官了选择,要么去边疆,继续按照他们的官职品级安排差事,要么就主动辞官做平民,让卫所将官们无话可说。
生产建设兵团,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专门负责生产建设,不参与作战,与以前各个朝代的边疆屯田并不一样。
“陛下圣明!”
“生产建设兵团极大的解决了边疆将士们的粮食供应问题,也能充实边疆人口,加强边疆防务,臣以为这需要很多人口,莫不如直接将卫所改为生产建设兵团吧,也省去了重新招募生产建设兵团所需要的大量人员。”
黄立极趁机建议道,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是,黄立极这个自以为很不错的建议并未得到朱由检的认可。
“不必如此,卫所的军户们此前本就过的很艰难了,现在也是时候让他们过上一点好日子了,也算是朝廷给予他们的一些微不足道的补偿吧。”
“而且卫所分散在大明各地,数量众多,生产建设兵团暂时又主要分布在北方,迁移过于麻烦,成本也巨大。”
“至于将来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问题,朕也有一个提议。”
“目前我大明的常备军主要以羽林军为主,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身体素质年龄以及作战技能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而目前羽林军之外的其他各部军队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大明今后要走精兵路线,不需要保持目前近百万这么庞大的军队数量,所以,九边的各部军队将会进行大规模的裁撤,被裁撤的士卒就安排到生产建设兵团中去吧。也算是就近安排了。”
朱由检说道,与其大规模从各地迁移卫所军户们,还不如直接裁撤九边军队。
九边军队中的大量士卒许多都是长期当兵的人了,而且年龄也不算太小,这些人被裁撤后若是不做好妥善的安排,将会成为大明不稳定的因素。
还是让他们去生产建设兵团,方便管理,减少大明的不稳定因素。
“陛下圣明,是臣考虑不周。”皇帝陛下的这个方法显然比黄立极自己提出来的更好,九边各部数十万军队裁撤后的安排也确实是一个麻烦。
按照皇帝陛下的这种方式来处理,那就再好不过了。
“回陛下,若是九边各部士卒大规模裁撤安排到生产建设兵团中去,那么九边的各部将领们又该如何安排呢?还有空出来的九边防务有需要如何安排?”
“实行精兵路线确实是上策,但是我大明北方边境线过于漫长,虽然目前北方的外患已经解除了,但是今后也很可能再出现其他外患威胁到我大明北方的安全。”
黄立极继续奏报道,对于自己的这些问题,黄立极自己虽然没有答案,但是黄立极相信陛下一定有办法。
“目前九边的那些将官们虽然军事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他们的思想作风已经不适合再继续统兵作战了,或者说不适合再担任我大明的纯洁的军队了。”
“对于九边的这些将官,朕计划将游击等以上的将领们全部召到京师来,让他们充入到即将建立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担任教官,若是不愿意的,朕也还有其他安排。”
“在此之前,还需要按照此前崔爱卿所说的,需要先安排一些羽林军的中低层军官充入到九边,掌控住基层士卒。”
朱由检缓缓道,并没有完全说明,有些事情时机还不够成熟,或者并不适合完全对这些大臣说明。
“对于九边将来的防务安排,或者我大明今后的兵力部署,朕也有一些初步的想法。”
“随着我大明的火器的发展,将来的作战方式也会发生极大的转变,以前的大量驻兵防守模式已经不太适合我大明了。”
“现在蒙古一盘散沙,并且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选择臣服以及主动融入我大明,我大明已经不缺战马了,我大明的军队在机动性上得以极大的提升,并且将来随着各地道路的修建,对于行军和后勤保障也能得以极大的提升,而且将来若是遇到外敌入侵,我大明也有能力做到不再以被动防守为主,完全有能力主动出击在野战中消灭敌人。”
“所以,朕的初步想法是,将来我大明的军事防务按照区域划分,分为西北军区、北方军区、东北军区、西南军区、南方军区、中原军区以及中央卫戍军区。”
“西北军区包含陕甘、宁夏以及青海和乌斯藏的防务,北方军区包含山西、宣大与蒙古地区的防务,东北军区就是辽东了,西南军区包含四川、云南和贵州,南方军区包含两广、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中原军区包含目前的南直隶、山东等地,中央卫戍军区就是北直隶。”
“各个军区的大军不需要向之前那样分散在各个关口城堡中,只需要在各自防区内关键位置集中的驻扎,比如北方军区,可以在山西、宣大和塞外蒙古选择一些关键的地方,分别驻扎一万或者数万大军即可,再安排一些哨所,平时再安排一些人巡逻,若有敌情,可迅速出击。”
朱由检简单的将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大致阐述了一遍,关于这个问题,朱由检目前确实还没有非常详细的规划,毕竟朱由检在具体军事上懂的并不多。
具体的防区划分和防务驻军等安排,还需要到时候军机处成立之后,由军机处的专业人士给出详细的意见。
但是大方向上差不多就是如此了,要走精兵路线,就无法面面俱到。
当初盛唐的时候,大唐的疆域可是要比目前大明的疆域大得多,但是整个大唐的军力也就六十万人左右。
朱由检将目前的大明疆域划分为七大军区,其实每个军区的辖区并不大,特别是北方的四个军区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拥挤的,但是这是在为以后做准备,西部的西域、北方的蒙古和再往北边一直到北冰洋,东北也要囊括到大海到白令海峡,西南也要延伸到半岛,如此一来,各个军区的防区面积就很大了。
这么大的疆域都将属于大明直辖管理,即使将来把蒸汽机研发成功,修建铁路,这也是大明能够直接管理的疆域的极限面积了。
这么大的疆域,再按照以前那般在整个边境线上修建堡垒驻军防守,不知道要多少军队才够,还好,朱由检觉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明都能够保持军事技术上的领先,再加上未来铁路的修建,这么大的疆域也勉强能防守得过来。
目前大明的九边加上羽林军总共有过百万的大军,九边合计还有四十万大军,毛文龙部也有五万,山东袁可立此前也组建了将近五万的大军,而羽林军更是发展到了四十万人,西南此前也授权组建了十万大军,再加上卢象升编练的天雄军也有三万人,还有京营也还有三万人,以及此前配备给总督、巡抚的标营加起来也有一万多。
按照朱由检的计划,大明的军队整编过后,暂时只需要保留六十万常备军就可以了,有将近五十万的士卒将会被裁撤。
对于军事改革的问题,讨论到这里就差不多了,皇帝陛下对于将来大明具体的军事安排并没有细说,看样子也不打算就此与大臣们展开详细的讨论,在场大臣们也很知趣,不再纠缠。
显然,他们也明白,这些事是陛下将来要与军机处的大臣需要商讨决定的。
不过,今日的会以也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军事改革的问题基本上已经明确了,但是在行政官制上还有许多问题。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对于官制的改革,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于大明的各级官员们越来越忙碌了,事情比以前多了很多,许多官员都在上奏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