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扩张新模式(2 / 2)
运算如此庞大的数据,并且对结果进行估算,林海仅仅花费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已经完成了。
虽然运算这些非常劳累。
但是林海还是得到了有用的结果。
在他的计划之下,所有餐饮连锁必定会迎来一个高峰和涨幅。
计算给出的结果是,这个高峰和涨幅只会持续大概十五天左右便会慢慢回落。
系统提供的生物芯片,让林海将这十五天中的出售单量模拟出一种独特的情况。
然后再根据这种情况进行计算。
最终林海得出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计划。
首先第一点,在单量增长的时候,这个计划要完美承接单量的增长,不能够让顾客察觉自己因为单量增长而变的吃不上饭。
特别是那些要在饭店门口周围进行用餐,也就是包括学校出租车,或者是当地工人在内,就近购买,速度用餐的人。
绝不能耽误这些有时间需求的顾客进行购买和用餐。
然后就是出餐的质量和水平不能有所下滑。
所以林海的计划显而易见,结果也呼之欲出。
那就是将自己的订单外包出去。
在餐饮界的各方大佬团结起来准备干掉林海的时候。
林海早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联系了许多拥有食品经营和制作许可证的餐饮企业。
其中就包括类似米粉面条,以及各种副食品这些多元化的食品产业。
这些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名气不够,品牌并不响亮。
同时这些品牌还拥有老牌的制作工艺,价格十分亲民。
制作出来的物品不管是口感味道还是产品质量上,都有一定的保证。
人家差的就是一个产量和销量。
这个时候林海出现了。
他直接和这些产业的工厂进行谈判。
要求很简单,直接进货,完全要成品,而且是按照每日十二点到凌晨的时间线进行结账。
这些小食品工厂为了生存下去,基本上都做过大品牌的代加工工作。
但是这种代加工的订单一般一个月只有一到两次。
虽然能够维持勉强的工人开销。
但是等到结账的时候要么是一年要么是半年,最快的也要一个礼拜才行。
原因很简单。
人家大公司要么是上市要么是股份制。
想要计算金钱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年一结算。
因此做那种大工厂的代加工订单,小作坊们也得等到大工厂把钱捋清了以后才能结算到手。
这还要排除一些代加工厂莫名其妙倒闭的情况……
有些经营不善的工厂,运营了一年到最后结算倒闭。
这些做代加工的小作坊也就只能跟着吃瓜落。
现在林海给了他们另一条路。
日结!
每日的订单量每日进行结算!
但是有一个条件……
在结算之前,要清点出一些没有卖出的货物,这些货物究竟销往何处林海并不在乎。
但是绝对不能再次出现在下一批订单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