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编织甜蜜(1 / 2)
跟陶新军好上之后,王葵发觉他跟自己一直想象中那种会写情诗会说情话的浪漫读书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陶新军于男女之事上还是太含蓄内敛了。
不过他性子实在太好,对王葵也足够好,在这些优点下,王葵也不太计较了,想着以后一块儿过日子,时间长了,开窍就好。
结婚后王葵暗示过几回,陶新军并不是真的不开窍,只是确实不是个喜欢搞这些虚幻花哨东西的人,谁说读书人就一定喜欢风花雪月这一套的?
陶新军是不解,也是无奈,可是他没法儿跟妻子解释这些。
就想着既然她喜欢,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只在于想跟不想的问题,那么偶尔满足她的小喜好又未尝不可呢。
再加上婚后正是感情最甜蜜的时候,于是王葵的很多对于浪漫的小构想,陶新军都很有耐心也甘之如饴去为她编织。
两个人度过了很长一段有情饮水饱,蜜里调油的日子。
直到生了大女儿和大儿子,家里张嘴吃饭的人变得多了,现实与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
两个人在终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消磨下,感情才渐渐平淡下来,从恩爱夫妻成了为人父母。
陶向予其实是一个意外。
本来生完第三个孩子陶家伟,王葵就提出了不想再生的决定。
生孩子对女人的伤害实在很大,哪怕都是顺产,也不可避免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虽说世世代代的女人好像都是这样过来的,生五个六个是常事,多的生上十来个都有。
像王葵这样只生了三个的,在他们乡下地方,才是少得不正常。
还好陶新军是没那种想法的,他觉得有三个孩子也就够了,主要也是心疼王葵。
他知道王葵爱美,生了孩子后王葵也偶尔会抱怨自己的身材走样了,一些妊娠纹也总去不掉,营养跟不上,脸色也蜡黄了,彻底变成了难看的黄脸婆。
陶新军是不觉得,因为在他心里王葵怎么样都好看,但也不太知道该怎么让王葵相信这些。
提过几次,可王葵根本不想听,反而觉得他说这些好听话哄她,是想让她再生几个。
陶新军那个冤啊,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好从此闭口不提。
他心疼的始终是王葵怀胎十个月的辛苦以及生孩子时的疼痛和凶险,疼又不能替她疼,生完孩子坐月子,他没有母亲在身边可以替他照顾儿媳妇,甚至拿不出太好的补养品。
王葵坐了三个月子了,肉都没吃上多少。
生大女儿的时候他还有余钱买来老母鸡和几斤鸡蛋红枣红糖,到生三儿子的时候,老母鸡都买不上了,只能每天起一大早去渔村的沙滩边跟渔民买上一两尾新鲜一些的鲫鱼、黑鱼来熬个豆腐汤或煮点黄豆。
他心里总觉得愧对难当。
当初王葵跟他的时候,两个人自然是期望过,日子会越过越好,甚至将来他可以到县城教书,两个人能够搬去县城住的。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外部环境、内部局势,政策这些年都在变化动荡,城市人口饱和,岗位稀缺,已经渐渐有了知青下乡插队,学校教育的经费也日趋紧张。
劳动力缺口太大,饭都吃不饱了,还上什么学啊。
很多孩子都被领回家多干一份活,旧的学校教室都坐不满学生了,更别提之前想的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学校。
师资力量依然是紧缺的,但可以教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他们老师的工作自然也就少了,工作少了,工资便跟着少了。
一些学校甚至都裁减了教师,毕竟教育经费真的养不起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