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下了血本(1 / 2)
不过教育归教育,该教育孩子们不能挑食,在饮食上却多少还是会考虑到他们的喜好。
毕竟什么营养,都比不上孩子们每餐饭都能多吃几口强。
比如做一个菜,要是能不下蒜就尽量不下嘛。
不会说为了一定要孩子们吃蒜而在不用下蒜的菜中也非要下,反过来,要做的菜要是她觉得下蒜才好吃,那她也不会不下,最多就是在不影响味道的前提下少搁一点儿。
拿一只小碗碟,倒入酱油、盐巴,半勺白糖,自家酿的香油,再切那么一点点的青红青红辣椒丝撒进去,搅拌均匀。
陶向予从旁边的小纱橱里摸出来一个小罐子,拧开盖子来,一股酸酸的气味激得人腮帮子马上泛起了酸,迅速分泌唾沫,不由咽了一口口水。
罐子里边带着汤水的梅子,梅子是青梅,下了血本用五六颗白冰糖和两勺白糖腌制的。
说是糖渍的又不是传统的那种糖渍,主要问题当然还是因为里面没有什么糖……
像他们家能放几颗冰糖跟两勺白糖下去就已经是很大方的,很多人家腌这种梅子,充其量就放几勺白糖,冰糖都不舍得下一颗的。
不过就算多下两颗冰糖,依然不可能甜到哪里去。
区别也就是彻底酸死跟还留有一点不酸死的余地。
总之最后就是做成这种半成品,基本老百姓家里都自己做有一两罐,平时可以冲冲开水喝或者做菜放点酱汁放颗梅子进去调个味。
这种一般都是陶向予做的,一次做上五六罐,那边家里留两罐,两罐送过来这边,还有一两罐要么让赵春花拿去送人,要么就送刘莉莉让她拿回家。
陶向予记得这罐梅子还是一个多月前做的,放到现在里面的青梅还没怎么变得软烂,一颗颗还挺完整的。
这种腌梅子,一般都要放到里面的梅子一颗颗都被沁出来的汁水泡得软烂了,变成金黄色的果肉,那个时候就是最好吃的。
泡水也好煮菜也行,当梅子酱用,很有味道。
这个就还没到那种程度,但陶向予还是舀出两颗梅子来,用勺子轻轻捣开,也不用捣得太烂,然后将一小勺酱油浇在梅子肉上面。
此时蒸笼里蒸着的马鲛鱼就差不多够火候,陶向予打开蒸笼盖子,用一根筷子在鱼肉上戳了一下,确保真的熟了。
又用勺子刮了两小勺圆碟上马鲛鱼蒸出来的蒸汁儿,同样淋在梅子肉上边,就着刚刚浇上的酱油一起,充分地捣碎、搅拌。
很快就变成一小碟稠稠的梅子酱汁,加料版的。
陶向予用布包着,把整个蒸笼从锅上边提下来放到一旁,把加料版的梅子酱均匀地浇在蒸好的热腾腾的蓝点马鲛鱼上。
这个梅子酒蒸蓝点马鲛鱼就完成了。
把蒸笼盖子再给它扣上,因为还没有到开饭的时候。
等其它菜做好了,这个蒸笼盖子打开再直接把马鲛鱼端出去就行了,现在这样放着,还能天然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