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背锅侠(1 / 2)
“行了行了,都不用说了,反正没一句我爱听的。”在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开口附和之前,陶新军率先打断了,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还不如不说!
到底是真心还是打趣难道他还听不出来啊?怪谁呢,要怪当然是怪陶向予,没有她开那个打趣的头,后面能演变成这样?让他老脸往哪里搁?
但是,他敢怪吗?谁让那是陶向予啊!
陶向予那是谁?那是陶新军的亲闺女,更是陶新军的小祖宗奶奶!
他敢……他敢怒不敢言!
“好吧,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不是,就这么翻篇了,都不准再提了啊。咳,都来,来喝茶喝茶。”陶向予瞅着老头子的神色变化,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
于是主动一句话直接带过,“你们谁要吃炒栗子跟花生呀?来拿一下。”
把油纸包里的炒栗子和花生给每人都分了一点,陶向予自己也捡了几颗吃。
花生还挺好的,因为是用盐巴水煮的,所以放几天也没事,不存在返潮情况。炒栗子因为是炒的,刚炒出来的时候就肯定好吃,但不能存放,稍凉了口感都没那么好了,更何况还放了几天的情况。
不过在油纸包里还好一点,就是稍微有那么一点返潮,吃着偏油,要是这会儿能再去热一下,应该还不错。
不过显然没这个必要,陶向予只吃了一颗,其余分到每个人手上的炒栗子,都已经光荣地献身了。
只能说这年头的大人小孩,确实都是很好养活的。
“这个豆沙腊饼,看着还挺有食欲的,你们要不要,不要我吃就先尝尝了。”
陶向予喝了杯热茶,把口漱了一下。
又拿起一块巴掌大的圆圆的豆沙腊饼,掰开一半,露出里头黑乎乎的豆沙馅儿。
这种腊饼也算是他们这边地方的一种特色点心,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吃的那种。
陶向予当然也蛮喜欢,只不过价格不算太便宜,只要不是特别嗜甜的人,一般人家也只有逢年过节会去买上几块回来。
腊饼的热卖季一般是中秋节前后,大家都会买点回来拜祖宗、拜月亮娘娘。
为啥不便宜呢,看看用料就知道了。
这种腊饼是烤制的,外头一层饼皮,烤得脆脆的,几乎一碰就哗啦啦掉渣那种,里头的馅料——有黑豆沙的、红豆沙的、绿豆沙的。
这几种是传统经典的腊饼样式,一般统称“豆沙腊饼”。
如果是黑豆沙,就在饼皮上用包红——包红是一种红色的颜料,类似朱砂,但安全无毒,也几乎没有味道,是粤东这边民间的一种古老的可以用在食品上的颜料,多数老百姓可以自己制作——画个圆,印上一个“黑”字。
红豆沙馅儿的,就印上一个“红”,绿豆沙就会印上一个“绿”,以此来区分。
除这几种经典样式,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式的,比如什么冬瓜脆糖的,香芋泥的,栗子泥的,芝麻花生的……只能说,衣不如新,饼不如故。
不过,腊饼的馅儿都是很足很大的一整块,非常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