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市井开明人(1 / 2)
她赵春花虽是个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的乡下妇人,从小却也算得上一个特立独行。
起码从内心来说,她就从来不是个愿意循规蹈矩的人。
因此从小到大,其实也没少给家中的爹妈惹祸。
还算比较幸运的是,她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她既不是最小也不算最大。
是中不溜丢的那挂,一般意义上来讲,属于一个孩子众多的家庭里,丢了三天没回家都可能不会被发现的那种。
不过她爹妈是世井俗人中的开明人,就是比起大多数这个时代的父母亲,可以算得上是不那么迂腐的,起码以赵春花自己心中的衡量标准来说。
比较具体来讲,就是宽容、讲理,很少要求她该做什么,一定、必须该怎么做才对。
会认真聆听她本人的说法,也会相信她,而不是那种天大地大长辈最大,长辈说你错了就一定是你错了的传统封建大家长作风。
不会敷衍了事,不会为了面子当着其他人的面教训她,反而常常是护犊子的,很给她这个小孩面子,很尊重她的想法和人格。
最多等回到家没外人的时候再教育她,有时候她实在做得太过火了,才会吃一顿竹板鱼。
就像是小时候她出去闯了一些祸,很多时候明明是她有道理,跟人家吵架甚至动手打架,人家家长拎小鸡似的把她拎到她家门前,或者去喊她家家长过来,滔滔不绝地控诉她告她的状。
她非常头铁,就一直梗着脖子不低头,哪怕有时候人家也只是要求她认个错赔个不是而已,但她就是不干。
她爹妈有时候还在田间干活呢,干到一半就被喊过来,火气不可谓不大。
饶是如此,爹妈也很少会冲着她不分青红皂白的直接发火,先自己给人赔不是,再给她讲话的机会。
这点是很难得的,很多大人根本不会给小孩子自己讲话的机会。
在他们的思想里都认为,小孩子都是没有独立思维的,都是要说谎的,都是不可相信的。
然后若听她讲得很有道理,她的爹妈就会委婉地给她做主,为她评理,更不会再要求她给人家道歉赔不是。
有的家长不那么计较的,最后最多就是骂骂咧咧地说家长护犊子,算他倒霉大人不计小人过没工夫计较了这样的,然后就走得远远的。
遇上有的人小心眼比较计较的,就会掰扯很久,阴阳怪气说什么难怪孩子教成这样子,原来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之类嘲讽的话。惹急甚至还要动手打她,说家长不管教让外人来替他们管教好了。
这个时候,她爹才会发大火,冲上去护住她,一副谁怕谁啊要跟人家干到底的样子。
每每这个时候,太就会星星眼看着,很崇拜她爹。
当然也有些时候,确实是她做得没什么道理,是她有错在先,她硬着头皮讲得心虚,多少也是有些羞耻心在的。
她爹妈听了就明白了了,不过也很少就当着外人的面直接教训她。
只会当即冷下脸来,让她给人家赔不是,然后默默帮她收拾烂摊子,最后再给她领回家去,看性质恶劣的大小,决定是赏她一顿竹板鱼吃还是罚她少吃一顿饭,最严重的,就是两者加起来。
比如说像上学这件事。
其实她是上过一天,哦不,准确的说是上过半天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