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理想儿媳妇(2 / 2)
不是她赵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真的从十七八岁开始,来找她说亲的人和媒婆,她家的门槛都给踩低了两公分。
那为啥愣是拖到了二十四岁啊?
赵春花觉得还是有多种原因吧,一个是很多来求嫁娶的,都不合她的眼缘和标准,一个是赵富二十岁之前根本一点没开这个窍,跟他说哪个姑娘,他都是摇头摆手,一点反应都没有,跟个木头桩子似的。
也不是没把赵春花给气着过。
期间也有那么一两家赵春花觉得蛮合适蛮不错的姑娘,但赵富自己没看上。
是真没看上还是连看都没看,赵春花心里有数着。
然后一耽搁,转眼就耽搁到赵富二十二岁了。
经过几年,赵富倒是开了这个窍,主动给她说过几次要是有合适的就帮着留意一下,好像是该成家立业了。
赵春花那是哭笑不得,什么叫好像该成家立业了,早就该好不?
他们这乡下的男同志女同志,哪有二十多才想着娶媳妇成家的?跟赵富光屁股一块儿玩到大的他那几个发小哥们,最晚结婚的那个叫赵小彪的,三胎生了个姑娘,都能打酱油了。
然而等到赵富开窍想成家的时候,又实在太忙了,整日整月甚至整年都飘在海上。
之前打听过的好人家的姑娘,不是早嫁出去了,就是觉着渔民形象不好,而且整天不着家,在海上飘着,太没有保障。
赵春花也是气急,心想,那你要嫁渔民不就是这样?能有稳定的渔船出海挣稳定的工分,这还不好?有人想要天天月月年年在海上飘着的渔船,那还上不去呢!
况且没有他们这些渔民整日整月整年地着不了家在海上飘着,咱这海岛上的大多数人,世世代代吃什么呀?怎么生存呀?拿什么去跟外头大陆的换物资换资源呀?
海岛本地姑娘,咋还嫌弃起渔民来了?别太离谱!
若是要凑合着将就着,其实赵富二十二岁也就很快成家了。
赵春花却是越琢磨越是觉得,反正晚都晚了,这时候为了结婚再随便凑合着找一个,那还不如不要。
二十二岁还是二十三岁,也没多大区别不是,结婚是大事,不差这一年半载的。
那时候好些亲朋好友可都替她着急,更不是不理解她这么拖着是要干什么。
赵春花表明上应付他们,是说她怎么不急?但急也没办法呀,赵富都看不上能咋办!
把锅都推给儿子背了。
管他的呢,赵富一年里十个月有九个半月在海上飘着,听不着别人碎嘴说什么,催也不到他跟前,况且是给他娶媳妇,这个锅背就背了,能怎么样。
背地里,赵春花还要说一句,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只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赵春花耐着性子,肯打听,肯等待,不将就凑合,终于也是在赵富二十四岁那一年,给她遇着了陶向予这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