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家有梧桐树(1 / 2)
敲定了罗循这个炮灰,在镇江就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天一亮,朱厚照就催着杨帆启航。
不是错别字,杨慎管着帆舵呢,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其实送行的时候靳贵还是提了提另一位杨某人。
本来按照历史轨迹杨一清应该称病从三边总制的位子退下来回乡休养。
奈何朱厚照将历史改得一塌糊涂,又往西北送了几条友和契机,这会杨一清不但没有心灰意冷,还在西北大干快上,火热着呢。
杨一清没回来,去他家也不方便,只有杨夫人独守空巢。
朱厚照倒是很想见识一下这位老姑子,但时过境迁,也帮不上什么忙,杨夫人已经五十多岁了,徒惹伤心。
便令人送了两份仪程去杨府,颁令嘉奖了事。
为什么是两份?因为朱厚照觉得杨一清的姐姐也值得敬佩。
杨家祖籍云南,父亲杨景任广东化州知州时杨一清出生,杨景致仕后到湖广巴陵闲居。
这是杨景前一任妻子刘氏的家乡,此时刘氏已经亡故,刘氏所生长女也已出嫁,杨一清是杨景继室张氏所生,看来杨景还挺长情。
在巴陵时杨一清脱颖而出,十岁被召为翰林秀才,破天荒。
也争气,十四岁就考中乡试,还是解元。
可杨景却在此时病死了,杨一清无力归葬老父,便只得投奔异母姐姐,将父亲葬于镇江,杨一清也在镇江定居下来。
不管从亲情还是从孝道的角度,杨一清的姐姐都值得表彰,在这个年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
而且这样的扶弟魔很健康,跟张太后那种不一样。
朱厚照又回望了一眼京岘山,由衷感叹:“这里风水确实是好啊,能埋好人。”
飘萍一世的杨一清最终也选择埋骨此处,说明丹徒给他归宿感,念念不忘。
徐经还特别应景地鸣和:“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此处人杰地灵,民情和睦,便是梧桐树。”
倒也恰当,朱厚照上船不理,才几岁,远不到找埋骨之所的时候。
徐经也是夸他的家乡吧,梧塍就在前面,也是桐乡,变着法子勾朱厚照的兴味呢。
过常州,船便由京杭运河钻进了江南水乡无所不在的水网,七拐八弯九绕,花了一天一夜才抵达梧塍。
倒也不算慢,这些支流运河的水量挺足,水流也挺快,是杨慎的风帆跟不上,河道窄了些,没施展空间。
后来是王廷相造的人力桨轮立了功.
露了脸,王廷相赞叹不绝:“都说江南水力丰足,果然名不虚传,如此水乡,若果用上水力器械,那真是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其力伟哉。”
杨慎不顺眼了,摆小师兄的架子:“做到再说吧,还不知道成不成呢。”
成的,徐家的织纺就在河边,水流还特别大,是流往张家港的主运河,与无锡望虞河一直承揽了张家港的物资集散。
张家港后来能成港,不仅仅因为长江,还因为水网将苏锡常地面上的货物汇集于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