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家有梧桐树(2 / 2)
眼下可见一斑,密密麻麻的乌蓬船齐集在梧塍的码头上,送来丝麻瓜果米粮,拉走丝绸绫罗缎布,好一派兴盛之景。
到老巢了,徐经往船头一站,呼喝一声,哗啦啦,那些小船忙不迭的往旁边让,没一会就清出了一条水道,夹道相迎。
码头上的徐家工人也高声喧哗,接力似地往回传讯:“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徐经好不得意,向着众人指点介绍梧塍的诸般种种,比如藏书破万卷的万卷楼,比如鳞次栉比绵延过一里的工坊。
只有唐伯虎有些别扭,不断地向后面让,神情忐忑。
朱厚照看见了,几步上前扯住了他:“总要面对的,也算是个好结局,跟在朕身后。”
如果没有朱厚照的穿越,怕此刻回来的是一具棺椁吧,码头上也应该是一体缟素,都那么圆满了,还躲什么躲。
薛老夫人和杨夫人也被家人簇拥着迎了出来,老夫人远远看见徐经,还怆呼一声“经儿”,顿作滂沱。
徐经去年初离家,想着改朝换代,也许有平反的机会,便扔下一家老小上京活动了,到此刻已经近两年。
其间还传回音迅,让徐家上下一路心惊胆颤,什么在京卧病,什么被皇上简拔,有好有坏,但听在老夫人耳中不啻于雷霆。
徐经的父亲死得早,二十七岁就弃世,薛老夫人撑起徐家,后来徐经的老婆杨氏又接了力。
所以徐经基本上都不怎么管家业,全是由着老母发妻操持,当然也就无法体会其中艰辛。
不过孝心还有,见着老母,徐经咚一声跳上搭板,两步冲上了岸,一路朝薛老夫人跑去。
朱厚照也拉着唐伯虎跟上。
唐伯虎脚底还有些抗拒,用力撑,被朱厚照一揪一提,就像拎石锁一般拖着走。
徐经已经在给薛老夫人行礼了,朱厚照一把将唐伯虎掼在地上,口称“跪下”,另一边脚一尖踹在徐经的后腚,也让徐经行了个大礼。
然后朱厚照才好整以暇向薛老夫人施然一礼:“拜见老夫人,老孺人辛苦了。”
没完,又向杨夫人行礼:“杨夫人有礼了。”
一老一少两夫人吓了一跳,徐经也总算回过神来,急忙提醒:“是陛下。”
这就更要命,薛老夫人刚想下跪行礼,却被朱厚照一把扶住:“老夫人不必多礼,朕这一礼,谢的是老夫人为国育才,敬的是杨夫人持家有道。”
然后他一侧身:“伯虎,向老夫人行礼,向杨夫人致意。”
这一回唐伯虎没犹豫,恭恭敬敬地向薛老夫人磕了头,他跟徐经是拜把子兄弟,当以母事之。
起身后也向杨氏肃然作揖:“累嫂夫人担忧,伯虎罪过。”
“好啦,这下就没事啦!”
朱厚照拍拍手,点指旁边的三个少年,最大的可能十二三,最小那个还是鼻泣包。
“还不快向为师跪拜行礼!”
徐经还蒙,杨氏却心灵手快,啪啪啪三下拍下三个儿子的屁股瓣上,扫倒了三个少年:“快,还不快向师父磕头。”
不愧是将徐家推向兴盛又能挽住颓势的角色,天降福缘接得住,不枉朱厚照苦心积虑树立起这颗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