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1 / 2)
他叹息着:“老四啊,我这一生做了不少错事。是我……对不起你大哥和你二哥。”
“你大封的时候,把弘皙封为亲王吧……”他混浊的眼中流出泪水,“若不被圈禁,你二哥也会是亲王啊……”
可是,为了江山社稷,他没有法子。
只能让弘皙代父受荣宠了。
弘皙是老二的孩子,他成了亲王,老二的日子也会好过的。
胤禛连忙点头。
康熙叮咛道:“你要善待你二哥和你大哥啊。”
“是。”
康熙又道:“后宫中有子的嫔妃,就让她们出宫随着自己的孩子住吧。她们在这个后宫中困了一生……委屈她们了……”
“是。”
康熙又叮嘱胤禛:“我将隆科多留给你了。他乃你孝懿皇额娘之弟,你要将他视作你的亲舅相待。”
他叹息着:“这是整个佟家,唯一能帮你的,你要重用啊。”
胤禛连忙应下。
康熙又忍不住叮嘱道:“你要待你的兄弟们好啊。这天下,还得他们帮你守。”
同样的话他也告诉过胤礽,只可惜,胤礽福薄。
他如今又讲给了老四,希望老四能够听进去。
他快要死了。
死后,他也管不得这些。
可他还是想要为自己的孩子们尽一份力。
随后,他摆手,又叫进众皇子一一叮嘱,叫他们务必要尽心竭力辅佐胤禛亲政,万不可兄弟相残。
他说:“老四向来重情重义,必然不会薄待你们,你们也要好好的为他做事,不要辜负了他的情谊。”
众人不敢忤逆,纷纷称是。
康熙取出遗诏,交给隆科多。
康熙又看向隆科多:“我最喜欢的便是你知时务。你要记得十年前,我对你说的话。”
隆科多慌忙下拜:“是,是,奴才都记得。”
那是康熙五十年,隆科多出任步军统领后,康熙通过朱批告诫他:“你只须行为端正,勤谨为之。此任得到好名声难,得坏名声易。兄弟子侄及家人之言,断不可取。这些人初次靠办一两件好事,换取你的信任,之后必定对你欺诈哄骗。先前的步军统领费扬古、凯音步、托合齐等,都曾为此所累,玷辱声名。须时刻防范。慎之!勉之!”
佟府众人因举荐胤禩为储君一事,被康熙多有冷落,隆科多因与那些人划开距离,方才受了这些年重用。
隆科多如何不明白,这是康熙在敲打自己。
隆科多忙道自己不敢有异心。
康熙不再说话。
屋里安静不已,太医随侧。
胤禛进屋问道:“皇父,您还好吗?想要吃些什么?”
康熙拒绝:“不想吃,你下去吧。”
康熙愣愣的看着床帏,发呆。
无人知晓,他到底在想什么。
胤禛退了下去。
随后,富察.马齐也应命而来。
康熙对马齐又重提了旧事:“胤禛最贤能,我死后立为嗣皇。”
“胤礽和胤禔,素来品性行为不端,依照之前,继续拘囚终生,不可短了他们衣食。胤礽的儿子弘昼,我很喜爱,待我去后,要把他封为亲王。若胤禛不封,你就上折子。”
富察.马齐连连点头应允。
康熙叹息道:“你我君臣一场,此乃我遗愿,还望你听进去。”
马齐忙道:“奴才不敢有所违背。”
马齐退了出去,和众人一起在偏殿厢房候着。
若无变故,太医是不会传报的。
众人皆在静等。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众人都有些焦急。
在座年纪大的,只有胤祉与胤禛两人。
胤祉死活不肯去。
他可不愿意在这个关头触皇父霉头。
胤佑看着胤禛道:“四哥,你要不去问问情况,不管皇父要什么,或是换太医,总得说一声才是。”
十二贝子胤祹和十三阿哥胤祥也道:“七哥说得在理,无论如何,问一声才是。”
以胤禩为首的诸阿哥也道:“四哥去问问吧。”
胤祉阴阳怪气道:“皇父既已把皇位给了你,四弟你去一趟又能怎么样。”
话说到这份上,胤禛不得不去,他问安道:“皇父,你还好吗?”
“我很好。”
胤禛退下,众人继续坐等。
过得许久,日暮西垂,胤禛受众人所托,再次问道:“皇父,你还好吗?”
“我还好。”
众人继续静等。
不多时,屋中传来声音:“皇上薨逝。”
是日,康熙病逝于畅春园。
隆科多当即宣读了诏书:“……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他最后的遗命便是:“……嫡长孙弘皙得康熙帝特别钟爱,预备封为和硕亲王爵。”
无人忤逆。
当夜,胤禟写信,差人给驻扎甘州的胤祯报信。
第二日。
十一月十四日,胤禛晋封了四位总理事务大臣。
十三阿哥胤祥为其一,因其无爵,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
余下三人为胤禩、富察.马齐、隆科多。
同日,胤禛晋封延信为贝子,命延信驰驿赴甘州,掌抚远大将军印信,并下了一道密谕给他:“你抵达后,将大将军王所有奏折、所有朱批谕旨及伊之家信全部收缴封固后奏送。如果将军要亲自带来,你从速开列缘由,在伊家信带至京城前密奏。你若手软疏怠,检阅奏文后,并不全部交来,朕就生你的气了!若在路上遇见大将军,勿将此谕稍有泄露。”
同日,胤禛谕礼部,言说要将弘晳封为多罗郡王。
虽有悖于康熙遗命,然则胤禛另有打算。
他知皇父终不能忘,为大清江山,置二哥胤礽于那般境地,直至临终,亦耿耿于怀。
他定要弥补皇父的憾事。
随后,雍正二年十二月,允礽病危,雍正开始安排允礽后事,并令弘晳克尽子道。
于同月十四日,允礽病故后,追封其为和硕理亲王,谥号曰:密。
六年后,于雍正八年五月,雍正下令理郡王弘晳晋升继承其生父允礽和硕理亲王之位子,成为同辈中王爵最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