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偶遇受人敬仰的大佬(1 / 2)
第236章 偶遇受人敬仰的大佬
谁能想得到:
在三湘大地上,竟然还有一个与周边的生产队截然不同的村庄?
这个村子里面居住的人,他们从祖上迁徙到此,已经居住了上千年了。
这些人很执着,经历上千年的漫长时光,他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的信仰和生活习惯。
这些人很勤劳,喜欢种植瓜果。
慢慢的,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瓜果种专业种植生产队。
这个村子里面种植出来的水果,很甜。葡萄颗粒大,甜度高,咬一口就爆汁,满口都是幸福和快乐的味道。
这个村子里的人,很友善。
前提是只要别去惹毛了他们,要不然的话,人家40m的大刀,真还不是靠用青草汁保养出来的。
汽车吐着黑烟驶进村子。
这个村子里的房屋,与云贵川那些村子,他们的房屋多半都是依照山势而建,杂乱无章的拥挤在山脚下不同。
眼前这村庄里的房屋排列的整整齐齐,井然有序。
每家每户屋前都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搭建了葡萄架子,院子里种植有石榴,雪梨、杏,以及桃子、金瓜这些水果。
一年四季,总有不同的诱人果实挂在枝头,让人看着都心生惬意。
汽车行驶在村中宽阔的道路上,但却并没有引起村民们的好奇围观。
与别的村庄里,要是来了一辆汽车的话,能引得大人小孩儿纷纷跑来看稀奇不同。
这里的村民,一个是有着非常高的自律性,另外一个,他们对于汽车这种东西见的实在是太多了,不稀罕。
等到汽车来到村庄最中间的小广场上,却见这里早就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汽车,。
看牌照,这些车有的是本地的,有的是来自于临近县市的,甚至还有很多车,是来自外省的。
比如说车牌号【湘08—652】,这肯定是来自于湘省另一个市的吉普车。
【皖—0012】,这不用说,必然是来自徽省的某单位,而且还是那种来头很大的单位。
这个村子里的美食,远近闻名。
还没下车,空气中就已经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食物香味,让人形容不出来,但特别特别的诱人。
等到王师傅带着韩晓康、小马进了一个很大的饭堂。
只见这个占地足足有200来个平米的偌大饭堂之中,此时早是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这幅场景,倒是让韩晓康心里暗自有点吃惊!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
无论哪里,稍微大一点的饭店都是国营的,至少也是集体开办的。
到这饭店里吃饭,是需要付钱和粮票的。
但大家伙儿的收入普遍都不是很高,所以能够下得起馆子、而且也舍得花钱下馆子吃饭的的人,真还属于极少一部分。
在这里吃饭的人,似乎就没在乎过这些!
金黄金黄的烤馕摆在桌子上,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食物香气。
更罕见的是在这里,几乎每一桌客人,都会点上几斤烤羊肉串。
其中还有不少穿着四个兜干部服的客人,他们的桌子上,赫然摆着的是烤羊排.
烤羊排啊!
算算,韩晓康前前后后也打了不少岩羊了,但却从来没敢这么奢侈的,来上几斤烤羊排大快朵颐。
大堂里面座无虚席。
最里边。
一面是半露天的、是不是专门用来烤羊肉串的地方。
那边只有屋顶,四周没墙,几座长长的铁烤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好几百串羊肉串。
几个蓄着小胡子的人,站在那里不停的烤肉。
身上穿的花花绿绿、都戴很有特色方帽的姑娘,如同蝴蝶在花丛中一般穿梭往来,不停的给大家伙儿上羊肉串。
在烤肉串的旁边。
则是一溜高高的“灶台”,上面跪坐着10来个小年轻,正在那里不停的忙着烤囊饼、烤羊排。
这种特制烤馕坑很大、很深。
直径60来公分的小口子下,是一个接近2m来高,直径有1m半的土坑。
里面碳火正旺。
只见那些专门负责烤馕、和囊坑肉的人,手上托着一个木质的特制托盘。
他们把揉好的圆盘形状的面饼,放在木质托盘上,然后躬着腰,把头钻进温度极高的土坑之中狠狠一拍!
那些面饼就会被粘在土坑壁上,进行烤制。
土坑里的炭火熊熊,温度很高,而且土坑口小、肚子大,又还很深。
所以干这种工作,危险性极大。
稍有不慎掉进坑里的话,说实话是,那是真的救援不及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人原地飞升。
据有人开玩笑说:这个饭店的负责人,他每天晚上收工之后,最当紧的事情,并不是盘点钱和粮票。
而是清点人数
时不时的,这个村里就会召集全村人开席。
当然那是玩笑话,不过呢,在这么大的火炉里烤东西,危险性确实很大。
这次是王师傅出面点了3斤羊排、15串烤肉,然后要了3块馕饼,3中份盘尖椒洋葱炒羊肉拌面。
大厅里吃饭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吃完了刚刚起来,那个立马就得去坐下占位置,就像饺子一样的。
冒起来一批,又沉下去一批.
以至于王师傅,韩晓康和小马3个人,实在是没法做到一起吃饭,那就只能把东西分分,大家各自端着去找位置。
韩晓康端着木托盘,左顾右盼。
突然发现在大厅角落里。
有一位看上去就像一个普普通通老农民的长者,正独处一隅,坐在那里不急不慢的用餐。
一边慢慢吃,一边还在那里低头看笔记本,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咦?!!
那位看着就很敦厚、一眼看去像个老农民一般的长者,怎么这么眼熟?
韩小康可以很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他。
可为什么,偏偏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偏着头,仔细思索片刻,韩晓康眼神突然一凝!
难道是他?
这家饭店之中,到处都挤得要命,而那人却能闹中取静、独自占据一张桌子?
不合常理的事情,其中必有蹊跷。
韩晓康站在那里仔细观察,渐渐的,也看出来了一点名堂:
那位衣着朴素的长者,看似和蔼可亲,就像生产队邻家那位敦厚大叔。
但仔细看,其实人家不怒自威,身上自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凛然之气。
<p/><div class=contentadv> 光凭这一点,已经足以劝退90%在此享用美食的顾客了要知道,在这里来吃饭的人之中,极少有本地普通干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