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可别怪朕打你们的屁股(1 / 2)
第149章 可别怪朕打你们的屁股
跟龙禁卫沟通完,秦政下令将船停到御花园去。
船身缓缓下降,片时便落在了御湖中,他飞身下船,落在游廊上。
而后联系系统用一万积分兑换了一万斤玉米种子,因为一艘船装不下,他又兑换了十艘船,分批次投放在船上,让龙禁卫乘飞船返回京都,送给王承恩,让他种在皇庄。
长达数米的战船依次飞起,向着北方去。直到他们彻底消失在视野,秦政才向宫殿返回。
回到摘星楼,见西施、杨玉环、蔡文姬三人正在谈话,秦政入座与她们闲聊了几句,就到了摆饭的时间。吃了饭,在卧榻上休息了半个时辰。
起床后,喝了杯茶,回想了会儿早上的几项决定,忽然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要办这么多事,须得有很多的人才才能支撑得起来,还有又增加了倭国这个国家,也要分出人去具体治理,明显人才不够用。
第二个问题是随着疆域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管理上会有很多问题,若是依旧按照六部的架构来办事,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
一个部门管的事太多,必然导致很多事被搁置,应当将六个部门的职权进一步拆分,好应对将来疆域多大、事务繁多的问题。
而要办这两件事,都要有足够的人才才行。
“系统,开启人才检索,检索在大夏内,朕可以调用的人才。”
【检索完成,扣除十积分。】
【宿主可以使用的人才有:
【一、李白,五十岁,唐国人,知名诗人,现在大夏游历。
【二、杜甫,三十八岁,唐国人,知名诗人,现在大夏齐地游历。
【三、欧阳修,三十三岁,大夏人,现在滁州任知府。
【四、范仲淹,大夏人,五十岁,早些年在朝为官,与严嵩、秦桧等人不对付,数次被贬官,如今已致仕在家,现在苏州吴县。
【五、梅尧臣,三十八岁,大夏人,德兴县令。
【六、王安石,十九岁,大夏人,举人功名,现今在各处游历。
【七、司马光,大夏人,二十二岁,苏州通判。
【八、包拯,大夏人,四十一岁,天长知县。
【九、柳永,大夏人,四十五岁,在浙江定海任盐务。
【十、狄青,大夏人,现在吴国,随赵子龙行军。】
随后还有诸葛孔明、庞统、徐庶、周瑜、袁绍、袁术、孙权、关羽、张飞、吕布等人。
秦政打量了一眼,便联系在各地的金龙禁卫,让他们奉自己的口谕,前往当地,召他们进京。
做完这些,他又联系乾清宫的龙禁卫,让他们召武英殿大学士觐见。
吩咐完,等了片刻,眼前闪现屏幕,出现萧何、刘伯温几人的面孔,便向他们道:“众爱卿,朕召你们过来,是想跟你们谈谈增加新部门的事。”
严嵩问道:“现今六部各司其职,陛下可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正是呀,”秦政道,“如今咱们已经将倭国纳入版图,虽然国家不大,但也需要人处理,事情会比现在多出不少,若是仍是由六部处理,朕怕他们处理不过来。
“朕还准备继续扩大疆域,未来的土地会更大,事情会更多,六个部门怕是难以处理得过来,所以想将六部的事务分开来,再立几个部门。”
严嵩、萧何几人沉吟半晌,最后问:“那陛下以为须得增加哪些部门?”
“朕观六部中,户部的事务最多,要管理百姓的户籍、丈量土地田亩、负责税收、国库、给百官发放薪酬等等,事务杂乱繁多。
“可以将之分出三个部门,一是户籍,二是财政、三是土地、农业。
“现今的户部,只须掌管户籍一项即可,财政和农业、土地则新加两个部门管理,分别为财部和农部。
“由财部掌管全国的赋税和国库,管收入和支出。由农部掌管土地的丈量、利用,并督促农事,解决农业上的一应事务。
“再有便是国商,现今的国商衙门,定位仍不明确,朕认为应当将国商定为第九个部门,负责全国的商事。
“至于兵部、吏部、刑部三个部门,不用拆分,可以继续按照如今的架构。
“而后是工部和礼部。工部也可拆分成三个部门,分别是工部、水利部、建筑部。
“工部依旧负责制作各种用具,包括军备的制作、矿石的冶炼、钱币的制作。还有,同时负责百姓们劳作的事,负责百姓们因受雇佣引出的问题,确保百姓的利益不受损。
“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规划和建设,建设全国水利网和南水北调工程,今后便都由此新部门负责。
“建筑部负责学堂、寺庙、作坊、农居、宫殿的建设和维护。
“最后是礼部,分成两个部门,一是礼部,二是教育部。礼部继续负责礼仪的监督维护、与他国的交流,教育部则专门负责学子的教授和考卷的制定,负责解决学子的一应问题。
“这新加的六个部门,与之前的六个部门,构成十二个执行衙门。众阁臣以为如何?”
秦政说完,看向严嵩等人,想听听他们怎么说。
严嵩拱手道:“陛下将六部进行拆解,减轻臣子的负担,乃是体恤我等臣子的作为,臣感激涕零。
“但是,臣担心,增加了如此多的部门,会给朝廷带来负担,造成官员冗余。”
“爱卿有此疑虑,倒也在情理之中。”秦政点头,“朕的意思,是将在六部中任职的官员,分出来,另成立一个衙门。
“如户部中有司农厅,就将司农厅的官员拿出来便可,另外再派些官员进入新衙门即可,虽然增加了几个部门,实则并不会增加太多官员。”
“陛下圣明,确实应当如此。”严嵩赞同道。
“嗯。朕知道忽然增加了这几个部门,难免一些官员会有微词,你们身为朕的阁臣,可要帮朕劝说劝说呀。”
萧何、严嵩几人齐拱手:“臣等领旨。”
秦政顿了顿,看他们抬起头,又道:“朕离京这几个月,给众位爱卿添麻烦了,你们帮朕批阅这么久的奏章,应当也挺辛苦的,朕可知道这些奏章有多麻烦。”
七人齐拱手道:“为陛下办公,臣等不敢言辛苦,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我们做臣子的应当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