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小陆的美食之路 > 第一百零八章 武汉美食

第一百零八章 武汉美食(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绝世升级系统  NBA之篮球之王  大汉帝祚  闪婚老公轻点宠  诡秘降临:从蜘蛛到恐惧魔神  许你盛世千秋  重生之我的神级抽奖系统  金色腰带  钞神大明星  我笔下的炮灰都重生了 

……

逛了一会儿过后,陆子轩瞧见前面有家卖油面的小店,就牵着顾婉卿的手走了进去。点了两份油面。

然后在等待的过程中陆子轩就介绍道“油面,又名黄面、凉面。讲究的是用盐、土碱、蓬灰水和面,抻成一种银丝细面,经煮熟后再用凉开水漂洗,放在案板上晾干表层水分,然后在面丝上撒抹一层熟清油,即成金黄、油亮的油面,令人望而垂涎。”

“纯手工油面,中华老字号品牌。又称龙须贡面、挂面、须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龙牌贡面历史悠久,明末见于市场,清代被选为宫廷食品,故有“龙须贡面”之称。以优质面粉、茶油、薯粉、食盐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细如游丝,具有爽而不腻,滑而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等特点。营养丰富,并具有键脾胃、降血压、发伤感、祛风寒、催母乳等功效,是老、弱、病人、孕妇、婴儿的理想食品。”

“油面其实一点也不油,只不过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使用了菜籽油才得名的,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条很滑溜,并且因为加入了盐,所以味道是很咸的,食用的时候是不能再放盐的。虽然经过了晾晒,但是彻底制作好的油面还是有点潮湿的。”

“油面本身就有很好的鲜味,想吃的时候也很简单。最简单但是仍然非常好吃的方法就是,把铁锅先烧热,把猪油融化后盛在碗里,然后锅里添水,放入面条煮,等面条煮熟了就盛进一个个的碗里,在上面浇上之前融化好的猪油,每个人自己把面条和着油在碗里拌一拌就可以吃了。尽管没有加入任何调料但是味道仍然鲜美。因为油面的条件已经决定了它的美味事实了。”

说完,油面就端了上来,陆子轩嗦了两口过后继续说道“油面的购买不是简单的货币和实物的交换,他们当地有一个很形象的叫法,叫做“换面”。就是说如果要去买油面的话,人们是说“我要去换面”。因为正统的做法是用麦子换油面,再加上每斤油面的加工费。也就是说如果去买油面的话,人们不仅要带上麦子,还要带上钱。当然时代总是变的,我记得后来人们为了图省事,可以直接拿钱去买,麦子多的人家也可以全部是用麦子换而不用出钱了。”

“还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能看见制作油面的人家会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把制作完成的油面扛出来晒的样子。油面很细,无数的油面丝在特制的晾晒架子上一起直直地垂下来,风一吹的时候,细细密密的油面丝会随风轻微摆动,看上去就和讲究的人家里极好极细致的珠帘子一样的感觉。”

“和所有的传统手艺一样,制作油面的工艺也被后来大量出现的切面强烈冲击着。切面就是全国各地的超市里都有卖的包装好的干面条。由于低廉的制作成本、简单的工艺和量产,使得切面很有竞争力,油面的生存岌岌可危了。以前,女子生孩子亲戚送的贺礼中必须有一样的就是油面,但是后来渐渐换成切面了。”

“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字号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农门狂妃:捡个世子来种田 重生当天,我在婚礼上换了新郎 刚拆迁我被孽子拔了管 校园最强护花系统 谁的泪浸湿了我的眼 与僧同行 守寡五年,三崽的残疾爹来认亲了 开局古代:带着家人在天灾中躺赢 功力尽失后,少阁主对我痴缠上瘾 暗恋不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