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千万说客(1 / 2)
淮西、济州之事已了,剩下的便都要看河北二路这边的战事如何。就在淮西大战,济州策反之时,河北二路上也暗潮涌动。
黄振这位出身河北边军,又是白马军官职最高的武将,或许他的武力不够突出,韬略不够精深。但是,黄振绝对是白马军中最爱兵如子的。
从刚开始的那三千武威军,再到后来归降而来的四五万河北边军,都被黄振视为手足。大到生老病死、赡养家眷,小到头疼脑热、吃酒赌钱,黄振凡是见到的、听到的、被找上门的,无有不伸手相帮的,出钱、出力、出人!
若是说白马军中谁最得军心,把刘震岳这位主公算上,也无人能比得过这位黄经略相公。
林林总总投奔白马庄来的五万河北边军,皆是在那些阉狗手下混不下去的血气汉子。凡有血气者,都是喜争上游之辈,武艺、厮杀技艺自然都是不弱的。是以,这五万人说是河北边军中之精锐,也无不可。
黄振、樊松、蕲春、赵乐,皆是河北边军中数得上号的将领,黄振以治军、统军称着于军中,他是边军所有统军将领之中,唯一一个手下兵丁是齐编满员状态的将领,且也是唯一一个手下兵丁能按月领取到饷银的将领。
不要小瞧这一点,在这满是浑浊的宋廷军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将领万中无一。便是老种、小种这两位驰誉天下的西军大佬,手下也足有着三成的缺编。
没办法,朝廷发放的饷银,到得军中之时,早已十不存一,即便是再手眼通天的大佬,也养不活那几千、几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巴!
黄振出身河北望族,家中人丁不旺,到了他这一辈,长房之中便只有他这一个男丁。抱着一颗报国之心入了行伍,黄振本欲做个抛洒热血、马革裹尸的普通军卒。
然而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不会制作普通一卒。黄振甚至未曾刻意钻营,就被得悉了黄振身世的军中将领,一路给提到了军指挥使的位置上。
这也是黄振武艺平平,却能比赛虎痴樊松这等猛将,军中职位还要高的原因。
但也正因为如此,黄振也越来越惶恐、烦躁。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越来越像一个修修补补的匠人,而不再是一个统军的将领。
春来青黄不接,屯田里的粮食还未及成熟,手下万余兵卒的家眷早已经断了粮。为了接济家中,有些兵卒甚至剩下本就不多的口粮,偷偷送回家中。已经有许多兄弟,在操练之中昏厥于地了。
黄振回到家中,在自家粮仓中转一圈,再去爹娘房中要些存银,换成粮食,都散给了手下兵丁。虽只杯水车薪,却也着实的救下了许多人的性命。
夏来多战事,那辽国狼骑,最喜在此时穿过茫茫草原前来犯边,为得便是已然成熟的夏粮。
好在辽骑也惧怕损失,不敢整个攻取大军驻守之处,却直如鸡蛋上的蝇虫,只往缝隙上叮。此时的黄振便化身成土木工匠,带领着手下兵丁,于千疮百孔的边境上,广建营寨、遍插旗靡。
有时候这一座只有几面旗帜的空城寨,便可让辽骑知难而退,这一方的百姓,便可免于荼毒。
秋风吹起,本应是一年中最富足的时节。便是辽人,也都忙着驱赶着牛羊马群,去追逐最肥美的水草,去为过冬准备最丰盛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