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千万说客(2 / 2)
然而,辛苦了整年的百姓却着实高兴不起来,因为秋风吹来的不只是果实的味道,同时还吹来了喝血吸髓的胥吏!
苛捐、杂税、繁重的徭役,被这些代表着大宋威风的恶鬼,带到了百姓面前。收获了丰足的粮食,却也迎来了最深重的灾难。
运气好些的,能留些余粮活命,抗完整个冬天,再用春天的草根、绿叶苟延残喘过春天。运气不好的,不仅留不下活命之粮,还会死在繁重的徭役之中,继而在整个冬天,全家冻饿而死。
此时的黄振,便化身成兵痞、强盗、甚至月黑风高杀人夜里的强人。驱赶、打劫、暗杀,那些搜刮了民脂民膏的胥吏。虽也是杯水车薪,却也活人无数。
冬来河北苦寒,但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燕赵儿孙,只要能有寸瓦遮头、能有果腹之粮,就能在这片大地上顽强的生存下来。然而,只是如此卑微的要求,往往也万求而不可得。
此时,黄振便化身成乞丐,去军中大佬那里讨要、去族中讨要、去阉狗监军那里讨要、去州府老爷那里讨要。升米斗粮,黄指挥使也不嫌少,只要给,他就要!
如此一年四季下来,黄振万般都做过,就是没有做过大宋的统军将领。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黄振手下兵卒总是满员的,即便是有了战损,也都是当日便可补上。所有河北边军士卒,都以入武威军为荣。
以心换心之下,黄振手下皆是真正的手足同袍,所结交的,也都是河北边军中的真豪杰、真汉子!
蕲春、樊松、赵乐,皆以武力威震河北。梅花枪蕲春,虽然在边军中只得了一个梅花枪这样的近似雅号的花名,但是在辽人之中,称呼蕲春的,永远是那个如梦魇一般的称谓:“噬人的毒蛇!”
樊松的一柄大刀,被辽人边军戏称为阎王帖,见之必死。若是有幸见樊松冲突辽阵,便可见樊字大旗到处,虽敌千万亦须退避三舍的奇景。
赵乐手持丧门剑,便是樊松身边最得力的收魂鬼使,一柄宽大狰狞的丧门剑,也是见者胆落。
三人与黄振同归河北,数日以来,接连拜访十数位河北边军中的旧识。每次都是亲自登门,且皆是携带重礼前去。
这份重礼,便是那一处处边军军营中的宦官监军的项上人头!
最惊奇的是,这些宦官监军却不是白马军所杀,他们皆是死于自家军营内的官军之手。
半月之前,河北边军的每处军营之中,家书便如雪片飞至。信中无甚要紧的言语,一番家常之中,只包含着一句话:“如今存身白马军治下,饱暖无虞,盼儿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