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想法对与错(2 / 2)
当你开始思考这些事情,那么影视剧立刻就变成玩闹一般,完全没了道理。
王莉和周昌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他们从业经验丰富,对王磊的问题其实更清楚些。
“笑归笑,不过霍飞燕说得对。我和周导在攒这个本子的时候,最开始就是想写一个校园爱情故事。”等笑声渐消,王莉作为编剧解释道。
“所以王磊你不要反过来看。不能因为这个故事缺少爱情依旧成立,所以觉得爱情不是必要。实际上反过来说:是先有了爱情,这才有了整个故事。”
“要我说,王磊你这是单纯才毕业,还有些书生气。”林峰笑着点点王磊。
“我见过太多你这样学生,拍戏总是喜欢问导演,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其实照着演不就成了?哪有那么多这样,那样?”
林峰的话让周昌,王莉几人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见他还是笑眯眯模样,似乎只是开玩笑,这才没有出声。
试演反派的林峰年龄虽然和王磊差不多,但艺龄却是这里边最高。
他是草根出身,十七岁高中毕业后便北漂到京城做群演,虽然参加过一两个短期演技班,但大部分的演技都是在片场磨砺出来。
周昌很清楚,许多这样的“实战派”都会对所谓的科班既敬畏又不屑。
敬畏是对科班出身所代表人脉的敬畏,不屑是对里边大部分人本身能力的不屑。
尤其是王磊这样连一部作品都没有的新人。
不过心中再有不屑,林峰应该也不会随意表现出来,从娱乐圈底层挣扎站出来的人更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王磊听到林峰的调侃,不好意思笑了笑:“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周昌担心王磊会有些不悦,开口解释道:“王磊你肯定很少看电视电影吧。”
“说实话,没看过几部。”
作为中戏的学生,他的阅片量当然不算小。不过电视电影这种新生物,而且往往还和“粗制滥造”划等号的东西,王磊当然不会主动去观看。
“我们这类电影,因为才兴起没几年,你们学院也没相关教学也正常。”周昌在这行混的时间长,更加清楚王磊这样学生会看哪些片。
每年参展,获奖的片子他们都看不过来,那还会看毫无意义的校园青春片?
“电视电影的受众主流就是现在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你觉得什么元素最能吸引他们?”
王磊摇摇头,他从没从这个角度想过电影。
“我们自己研究的结果是:造型,爱情,梦想。”
周昌简单说了三样:“而所谓的电影不过是一个载体,一个消费品。重要的是展现这些吸引人的元素,而不是故事本身。”
“就像食物,大家来吃的是味道。这就是为何我们不会解释一些东西,因为它不会影响我们给观众呈现的味道。”
“就像这部剧,最重要的是追逐爱情和梦想的过程,至于起因其实并不重要。所以我们才安排是一见钟情。”
王磊觉得这话倒是颇有道理,点点头将其在脑中记下。他才开始踏入这个圈子,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
周昌瞥了一眼在他说话期间进门的造型师,将这个话题结束,介绍道:“这位是楚轲,接下来大家就跟着他去试造型吧。”
也许是因为身兼多个剧组,脸色有些苍白的楚轲也不等他人客气介绍自己,直接招呼到:“人齐了?快走,别浪费时间!”
王磊跟着其他人鱼贯出会议室时,却发现胡莹雪对他打了个眼色。
王磊会意。他有意放慢脚步,逐渐落到人后,和胡莹雪并肩而行。
“你的想法没问题,你和他们已经不一样了。”
胡莹雪只低声快速说了这么一句,便立刻加快步伐,又和王磊拉开距离。
留下的王磊皱起眉头,周昌的话清晰明了,胡莹雪的话却反而如在云里雾里一般。
不一样?到底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