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小说 > 天,就快亮了 > 第124章 真实的故事

第124章 真实的故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重生空间之欣欣向然  三月婚情,只要宝宝不要爹  师祖别过来  全能萌妻有点帅  魔龙焚天  最终信仰  [综漫]拯救病娇女友  国民男神是女生:BOSS花式宠  诡眼迷踪  我有神位要继承 

他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油坊。不由就又想起了许多的往事...

那油坊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并且看见油坊用的竟还是自己当年的那个老招牌。而这里的一切他仍然都是那样的熟悉···

到了里面,伙计请出了老板,——山东人当年的那个管家。

而当那个曾经的管家走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竟是自己曾经的东家,不由就像是久别的亲人一样,而且是那样的感到意外而又惊喜,并且老远就赶忙的迎了过来,彼此亲切的不得了,高兴的问候着。

彼此都觉得总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并告知叙说着离别后的情况。

“别再瞒我了,一连这多年,年年的那笔钱,都是你寄的!”山东人说。

东北人和山东人都是一样的实在,一看实在瞒不住了,也就没了办法的点了点头。

“你为啥还这样做呢?”山东人满怀感激,但又有点不解的问他。

“东家,您来的时候看见那个招牌了没?”东北人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的东北话。

“为啥你没再重起个名字呢?”山东人问。

“我忘不了您在这里的时候对我曾经的好,想来想去怎么觉得也是用咱原来的招牌好。就不说当年您把油坊按一半的价钱给了我,其实这多年我赚的钱也都是靠的您这招牌!虽然您人不在这,但这里一样有您的心血。我不那样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这颗心。“东北人说。

但山东人回到家里后,把那好几年里东北人寄给他的钱全部如数的又寄回给了东北人。

而东北人收到了这些钱,一下睁大了眼睛,不由自主的摇着头。

但他经过考虑,也是和家人商量了以后,决定去山东一趟。并一路找到了山东人的家。

...

”东家,您要是这样那油坊我就没法再开下去了。“东北人说。

山东人说:”管家,快别这样。当年如果不是你帮我,我不可能会赚到那多钱,油坊给你的时候我还收了你的钱就已经很惭愧了。“

东北人说:”东家,那时候我拿着您的工钱,为您做事那都是应该的!可您却按一半的价钱把油坊给了我,那我接的时候心里就那么得劲吗?说起来我今天的一切也都是您给的。所以这钱您一定得收下,不然就连我们一家子心都会不安的。“

但山东人却还是咋说也不留。

东北人说:”那您这是不想让我回去,眼看着咱的油坊关门吗?“

山东人一时竟想不出还有啥好的办法来说服他。

东北人也是不知如何才能说服山东人东家,但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把这钱给东家留下。

山东人说:“管家啊,要不就这样吧,我把当年收你的那钱给你。”

东北人一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就更是觉得不知所措而又不安的说:”东家啊,您这还让我活吗?真要是这样的话,油坊就还是您的,这些年挣的钱也都归您!“

山东人说:”不!你听我把话说完。我是说我把当年收你的那笔钱你带回去,我把这钱留下!但油坊永远是你的!“

东北人一听竟差点没掉下泪来,激动的说:“东家啊,您当初对我那么好,我本来就该回报您。现在您要这样,我还能往下活吗!就算我还能活,可我还有闺女儿子啊,人家知道我这样,让他们还有脸去见人吗?再说真有那么一天,我去见祖宗的时候都没法交差的!”

山东人说:”你千万别这么想。你听我说,当年你帮了我那么多,做为对你的回报,油坊我就是留钱也应该还是再少留一点,可我却还是多留了钱。在这点上我本来就已经做的不够了。但你却不但没有埋怨我,反而年年寄钱给我,我要是再留了这钱,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真有哪天我去见了祖宗,又让我怎样去向他们交代?更何况现在我上边有父母,下边也是又有妻子儿女也没法说的过去。你还是听我说,咱要两全的话,那就是我把当年不该留的那钱你拿回去,我把你这钱当做给我的心意留下来!”

这时候东北人听了,顿时就又觉得一股热流涌了上来,眼里含了泪说:“东家,您要这样说的话也再听我好好的跟您说说!“

”好,那你说吧。“山东人说。

”当年您把油坊转给我以后,你去的时候没看见吗,几乎还是咱原班的不少人,他们就像您还在的那时候一样帮我,而且买卖也还像您在的时候那样红火。东家,你本来就是油坊的主人,要按您说的那样,我有一个请求。“东北人说。

”好,那你说吧!“山东人又像刚才那样的说。

“要是那样的话,给我两成的股份,油坊还是您的!”东北人说。

山东人听了马上说:”那不行!管家,你也听我说,我的父母已经都这个年纪,已经是今年不知明年会怎样了,所以我也不可能再回去了。“

东北人听了马上说:”东家,不用您回去,我在那给您打点,我知道您也能信得过我。“

山东人说:”这是肯定的,但那阵我已经说了,油坊永远都是你的,不是给你两层,是我一成也不要。听我的,回去把油坊经营好,油坊经营好了,那就比你给我啥都高兴!“

后来两个一直僵持不下。最后两个没法,山东人只好把自己的老父亲请了过来给解了围。

老人过来听了缘由,颤巍巍的说:”做人啊,不管到了啥时候,也都要像你们哥俩这样讲个仁义,多积德,多行善,一辈一辈的传下去!...”

两个听了都在一个劲的直点头。

最后了,东家也只好按照老父亲说的留下了那笔钱,而管家也不能不听老人的,只好拿回去了东家转给他油坊时那笔钱的一半。

但东北人管家回去后把那笔钱当做了东家五成的股份。

以后的每年,山东人都会受到东北人寄来的分红。

一直到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人人都过上了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才断了。

虽然油坊关了门,但两个人却成了铁杆的一辈子的友情,生死之交。

那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那个已经送走了父母的山东人东家,忽然在一个牛棚里自缢身亡,而那个东北人管家不知是因为得知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还是也有自身的遭遇,之后竟也自杀而死。

他们的儿女各自将他们埋葬,虽然经过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这件事过了许多年后还是依然被后人传为佳话。

人间最重是恩德,世上最贵是情义。

以后沈正雄经常会想起父亲给他讲的这个故事。

他想,虽然都是做买卖,为的是利益,但同样离不开仁义二字,活着就要积德,要有一颗善良的,做人的心。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自私,而且还有这样的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但其实说来,这句话并不是像有些人长期理解的那样,而正确的释义和理解却是这样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医婿下山 柏舟泛流 流放前,恶毒嫡女搬空国库去逃荒 离婚后,她带三宝继承亿万家产 余路有淮安 穿成修仙炮灰努力逆天破局 谁朝我扔泥巴,我拿砖头砸他 有七个姐姐照顾真是太幸福了 魂断龙溪 骚气蓬勃爆炸上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