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雁水汤汤(1 / 2)
叶风突然心下陡生一计,道:“谷梁前辈,小子有一事须禀明在先。”
谷梁飞鹤手抚长髯,道:“但说无妨。”
叶风舟一字一句的道:“你的爱徒孛儿只斤·瑶瑶,也便是桂王爷之女,化名慕容楚楚的郡主已教我们捉住了,你还不快去救他?”
谷梁飞鹤闻之一愣,道:“此话当真?”
叶风舟笑道:“前辈对小子这么好,小子怎敢相欺?”
谷梁飞鹤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道:“何时何地,因何被抓?”
叶风舟道:“他潜入雁荡山,意图联络朝廷先前埋伏下的禁卫细作,破坏独龙柱机关,不幸被我们总亭主堪破天机。”
谷梁飞鹤寻思片刻,忽仰天大笑道:“绝无可能,小郡主易容术足以瞒天过海,连老衲都望尘莫及,你们那能识断?”
叶风舟微微含笑,道:“谷梁前辈,郡主可是扮作老亭主之女展轻尘么?”
谷梁飞鹤心下一惊,道:“小子,你如何得知?”
叶风舟见自己揣测无误,立时也觉胆颤心惊,口中却道:“这有何难,郡主虽装扮的与我家小姐一般无二,但言谈举止却大相径庭,长此以往必定露出破绽。”
把个谷梁飞鹤唬得怛然失色,忙道:“小子,明日洒家再与你计较。”言毕,匆匆而别。
叶风舟长舒一口气,暗付:“我下山除了守护独龙柱的兄弟外,便只有展轻尘知晓。护卫亭的兄弟不敢擅离职守,若非他传的讯还会有谁?”想到这,急忙向山上疾驰,约莫半个时辰,行至独龙柱前。沉声道:“幕雪迎春,王师扫北。”
话音刚落,从暗处跳出两个锦衣青年,单膝下跪,道:“护安国民,卫讨河山。属下护卫亭哨卫门东使,参见亭主。”
叶风舟挥手教他们免礼,附耳窃窃私语几句。
哨卫门使双手抱拳答应声是,转身飞奔向独龙柱另一端。
谷梁多罗吃了安子衣败仗,直寐到次日辰时方才醒转。他坐在军营的榻上喝道:“来吖,伺候洒家更衣。”
两名男弟子应声端着一盆热水走将进来,道:“师傅,你老人家睡得可好?”
谷梁多罗慢腾腾穿上罗汉鞋,道:“好个......”突然发声尖叫呼,道:“你是甚么人?”
只见帐中奏案上横卧一人,正呼呼大睡。这人蓬头垢面,作天道盟教众打扮。
那两名弟子也心下大骇,军营不但守卫森严,且每日另有八名弟子各人轮班守夜,他何时躺在了这里?
谷梁多罗更是不禁又羞又恐,他身怀祖传龙虎十象功绝技,一向自负武功高强,寻常之人从未放在眼里。孰料此人躺在这里酣睡,却毫无察觉。如果他是刺客,脑袋岂非业已搬家了?
两名男弟子‘呛啷’一声拽出朴刀,大声喝道:“你是谁的门下,谁教你睡在这里的?”
谷梁多罗见案上之人武功这般高深莫测,估料大有来头,便弯身推搡他一下,满脸堆笑道:“请问这位兄弟,不知寻洒家所为何事?”
那人一骨碌爬起来,揉揉眼睛,道:“怎的,天亮了么?”
谷梁飞鹤强忍住满腹怒火,笑着言道:“兄弟,辰时已过了。”
那人大声喝道:“来吖,伺候小爷更衣!”
谷梁多罗再也按捺不住,呼地一拳迎面向他胸口击去。
那人体形微斜,竟然平身飞射帐外,哈哈大笑,道:“倘不是碍于你老子的情面,我早将你毙命于掌下了。”
谷梁多罗低吼一声,双足顿地随后追出。
但那人轻功迅捷无比,眨眼间已窜到十丈余外,站在一株大树的枝杈上,双手抱臂荡来荡去。
谷梁多罗赶将过来,跃起挥拳要打。
那人咻的一下,又纵到另外一株树上。
此时军营禁卫和天道盟教众听见吆喝,皆已跑出帐外观看。
谷梁多罗唯恐老脸上挂不住,便立在树下直着脖子,轻声道:“卑鄙蟊贼,可敢报上名来么?”
禁卫们见天道盟盟主和自己弟子打了起来,不由得暗暗称奇。
那人闻言一抬手拭去脸上的泥土,大声叫道:“相好的,真不认得我了?小爷还想收你为徒呢,这么愚钝还是算了罢。”
谷梁多罗看清他的相貌,冷哼一声,道:“洒家以为何人,原是玉剑书生叶风舟,轻功果然天下无双,在下佩服。”
叶风舟心想:“他乃谷梁飞鹤的儿子,那老和尚待我不薄,莫管怎样,总不能教他的儿子在众人面前出此大丑。”略一拱手,道:“多谢谷梁兄相送,在下告辞。”嗖地没入山林。
气得谷梁多罗直咬牙切齿,却转身笑道:“诸位没事了,故交好友拜访而已。”
一个禁卫跑来禀道:“启谷梁盟主,副使张大人有请。”
此时苍穹猛然刮起大风,霎时之间乌云涌现,随着一声霹雳,大雨倾盆而落。
禁卫们纷纷跑入营帐躲避,止余当值的禁卫屹立在风雨之中。
叶风舟其实并未走远,仍装作天道盟的教众,又悄悄混入军营,立在近处另一座营帐前定睛聆听。
只见枢密院副使张易倒背双手,在奏案后慢慢踱着小步,道:“南方冬天多雷雨气候,导致数千大军延误两日,午时才全部压到,诸位有何良策?”
谷梁多罗起身双掌竖起,道:“阿弥陀佛,适才家父遣人来报,说反贼捉住了小郡主,须等他救出再作计较。”
张易大吃一惊,慌止步道:“此话当真,难不成埋伏在雁山内的禁卫全军覆没矣?”
谷梁多罗摇了摇头,道:“具体实情洒家也不得而知,捱至家父回营许能了然。”
张易皱眉寻思一会儿,道:“毋论如何,咱们非得救出小郡主不可。”
肥头大耳的广成和尚道:“雁荡山壁垒森严,独龙柱尚且未破,又怎能攻入芙蓉峰,去救出小郡主?”
张易缓缓言道:“我军已将西雁山独龙柱控制,王约大人早率两千名禁卫守在那里。”
瘦如竹竿的元辰和尚道:“然雁荡贼寇以小郡主作为质子胁迫咱们撤兵,又该当如何?”
张易神色凝重,良久言道:“只得暂时退至永嘉府,请皇上示下。”
左卫将军周达开道:“启禀大人,属下觉得此事甚为疑惑。”
副使张易问道:“周将军,何处蹊跷?”
周达开道:“属下刚接到小郡主传来的密信,言曰幕师亭主叶风舟怀揣总亭主信物,趁夜已经逃出雁荡山,小郡主又怎会落入反贼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