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赴任6(1 / 2)
“等你在南京安顿下,马上把你媳妇接过去,等有了身孕再给我好好的送回来!”张母是真的发狠了,若是没有水路,她或许还没有这个心思。但有了水路就不同了,比起陆路的颠簸、劳累,水路就要安稳的多,若是坐着大船,和在平地上也没什么区别,既安稳,又安全。
对于母亲的话,张璟也不敢反对,只能连声应了。至于带着薛彦君或者林疏桐去南京的问题,张母没提,张璟也没提。
母子两个都怕万一她们先于刘静怡有了身孕怎么办,是女儿还好,万一是儿子呢,这对刘静怡就有些不公平了,所以,有些事情该避免还是要避免的。
张璟跟母亲聊了会天后,便离开了,马上就要赴任了,事情太多,有许多都需要他亲自拍板。整个张府因为张璟的离开虽不至于愁云惨淡,但气氛也有些压抑,张璟又要离家,对于张家上下而言,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煎熬。
第二天一早,张璟率领众人在母亲、妻妾、妹妹等人恋恋不舍的目光中,纵马离家,直奔南京城而去。
张璟打算先去祁县看看张楷老先生,然后再去天津,从天津坐船,直达南京。
至于朱祁镇会不会怪罪,只要足够保密,朱祁镇从哪里得知?隐藏行踪这种事情,锦衣卫做起来得心应手。
一路无话,张璟领着十余亲兵在同弋驿遇到了张楷。
老先生虽然一路奔波,但气色不错,身体康健,张璟见状也就放心了,他真怕老先生在路上一个不相应,万一再病了,可麻烦的很。
如今倒是可以放心了,此时距离京师还剩下几百里路,而且马上就到顺天府地界,不论是路况还是其他,顺天府都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
“怀瑾你这一趟,殊为多余,”老先生挺高兴的,张璟不惜冒险,也要在离京前见自己一面,其他的不说,只是这份态度就令老先生十分受用,“此去南京,怀瑾切勿意气用事,遇事多想、多看,不要急着做决定。”
“多谢式翁嘱托,晚辈定当牢记在心。”张璟郑重的大礼参拜,“此番离京,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愿老先生平安康泰,延彼遐龄。”
张楷连忙扶起张璟,笑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二人就着驿站简单的桌椅,相对而坐,亲兵煮来热茶,张楷端起茶杯,缓缓啜饮,张璟此番去南京,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需要的是因地制宜,随机应变,所谓的锦囊妙计并不存在,因此,张楷也不多说,只是让张璟去了南京后一定要小心谨慎,宁可智迟,不可计拙。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三思而行。
老先生嘱咐了几句后,挥手让张璟赶紧赶路,张璟再次大礼参拜,告辞离去。
目送张璟的背影隐入夜色中,张楷微微一叹,他此时也不知道把张璟推到这个位置上,到底是对是错,到了这个位置,一举一动都需要十分谨慎,张璟一个年轻人,能有这种沉稳吗?
希望自己不是揠苗助长,张璟若是一直做个武臣,虽然上升空间被锁死了,但至少可以安稳一点,一辈子富贵无忧,更不必参与到那些勾心斗角之中,说不定哪天就被牵连的。
但张璟又的确是个好苗子,就此泯然众人,不免有些可惜。张楷一来是动了爱才之心,二来也是为自己的长孙的将来做打算,希望在张璟的帮衬下,宁波张氏的门楣不至于衰落。
绕这么远的路,就为了跟张楷告别,似乎没有必要,人嘛,需要有一颗感恩、敬畏之心,若非张楷的筹划,张璟深知,自己是不会有这一天的。
两日后,张璟与在天津等候的李锋等人会合,李锋和齐亮已经找好了船只,两艘大船,可以载五百人左右,张璟没带这么多人上船,只带了齐亮为首的四五十人左右,其余的让李锋带着走陆路,虽然陆路要慢许多,张璟主要还是想让李锋率人到了南直隶后,可以顺便探查一番各卫所的具体情况。
至于齐亮,他被任命为南京锦衣卫镇抚司镇抚,需要和张璟一起上任,对于张璟而言,这也是个奥援。
运河上,来来往往的槽船几乎占据了大半,自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以及经济重心在五代十国完成南移之后,漕运便成为历代封建王朝最为重要的经济命脉。
江南地区粮食、赋税的转运,南北军队、物资的运输,沿线经济带的发展,粮仓体系的建设,京畿地区的繁荣稳定等,无不仰赖大运河的强大运输功能。
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后,更是将漕运视为国家“命脉攸关”的大事,甚至认为如果漕运断绝一年,国家就会有灭亡的危险。
鉴于此,不仅是明朝,历朝历代都对漕运极其重视,不惜在漕运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竭力维持漕运的正常运行。
这也衍生出了一个特殊的团体——漕工,以及一条影响深远的利益链条。
随着运河的淤塞堵溃,以及漕务的废弛腐败,漕运方方面面弊端丛生,很多地方的钱粮其实根本无法顺利运到京师。
比起逐渐败坏、废弛的河运,海运更加便捷,且运力更大。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漕工的生计而坚持漕运放弃海运,不如说是因为漕工在内的、漕运所衍生出来的庞杂的利益集团。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
既得利益者们才不管什么弊端不弊端的,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其余的与他们何干?
站在船头,望着运河上繁华的景象,张璟叹气,此时的大明虽然正值壮年,却难免的开始走下坡路了,各种弊政、腐败开始滋生起来,已经开始严重的影响大明的健康。
比如漕运,大家其实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正因为知道,牵扯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于是,就这样吧,反正大明这艘大船,还没到有沉没的危险的那一天,就算有点问题,修修补补,凑合凑合也是能过去的嘛。
改革的结果免不了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若是无法一以贯之,再好的改革方略,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不免走样变形,既得利益者有太多的办法把自己的损失转嫁到百姓头上,到头来,损失的还是百姓。
也不是说不能改革,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指望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就彻底完成,根本不可能!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贯彻执行,再好的政策也会大变样。
这便涉及到一个政治生命的问题了,明朝的皇帝普遍短命,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前朝的老臣自然是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新的掌权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自然是改弦易辙,若是萧规曹随,取得的成绩算谁的?